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适当的“教育惩戒”应该回归

2018-5-8 11:15| 发布者: news| 查看: 1017|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近年来,面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敢于严厉批评、适度惩戒的越来越少了。教师惩戒权,作为教育者曾经天赋的权利,正在悄然流失。人们对此浑然不觉,却不得不承

  近年来,面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敢于严厉批评、适度惩戒的越来越少了。教师惩戒权,作为教育者曾经天赋的权利,正在悄然流失。人们对此浑然不觉,却不得不承受其后果:面对违规学生,教师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惩戒权的丧失,导致师生关系扭曲,校园欺凌得不到有效制止,学生打老师现象时有发生……(5月7日《半月谈》)

  以前,学生因犯错误会受到学校老师责罚,甚至会承受皮肤之痛,这一点也不奇怪。说实话,对于那时的适度“教育惩戒”,孩子基本都能承受,家长也能理解,社会也能认同。如今,学生出错了,老师却只能望而兴叹,别说惩戒,就连言辞责罚也会有所顾及,否则,孩子会强烈反抗,家长也会兴师问罪。孩子身上的坏毛病难以得到有效纠正,且有变本加厉的风险,也可能致使校园暴力发生,既损害了教育公信力,也对社会秩序形成恶性挑战。故而笔者认为,适当的“教育惩戒”应该回归。

  实际上,建立“教育惩戒”机制,早有有识之士在呼吁,遗憾的是效果并不理想。老师对学生的管教权弱化之后,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学生,这原本就是社会共识。

  而眼下,“教育惩戒”渐渐式微,老师已深深陷入“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教育困局,归根结底,这个困局还是由学校与家庭合力造成的。一方面,家长“感情化”的教育观念越来越浓,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的“以人为本”,把对孩子的溺爱与放纵,当成了理解与包容。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追求“安全第一”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先前,因对孩子管教过度严苛而被家长强烈反对的情况,让学校老师产生了畏难情绪,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老师们大多选择视而不见。

  孩子不受约束,任其“野蛮生长”,这不符合教育宗旨,更不符合成长规律。可见,关于“教育惩戒”这个话题,不论从学校角度还是从家庭角度,确实有重新审视、深入探讨的必要。那么,作为承担育人重任的教师而言,又当如何从“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困局中顺利走出来?

  一方面,要让家长尽快走出思想误区。教育的首要职责是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孩子作为一个时代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状态可以预见祖国未来。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家长不仅要让孩子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树立良好品性。因此,学校、教育部门、社会舆论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深刻认识“教育惩戒”的重要意义,进而自觉建立对孩子教育的良性认知。很大程度上,家长对“教育惩戒”的认可与支持,并非源于自我反省,大都服从于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和理解。故而,赢得家长信任与理解的关键,既要靠老师具有一种责任心态,又要靠及时的沟通交流。只要老师是真心关爱孩子,家长有了真切感受,自然会心悦诚服。

  另一方面,老师对“教育惩戒”应保持深度自信。由于我国的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此,很多学校对“教育惩戒”均持回避态度。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作为学校、作为老师,育人为本,不应该对“教育惩戒”感到疑惑,甚至于逃避。相反,要保持深度自信、主动适应,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只不过,还需把惩戒和体罚区分开来,充分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守住教育的道德与法治底线。应该说,只要我们是为了尊重公共秩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适当的“教育惩戒”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王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