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期待德育银行培育更多道德富翁

2018-4-28 11:03| 发布者: news| 查看: 1174|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对学校来说,德育教育是门“虚”课。一个学校有成百上千学生,如何将每个孩子的品德进行量化考核?怎样才能把“虚”课讲“实”?今年4月,河南汤阴县瓦岗乡在全

  对学校来说,德育教育是门“虚”课。一个学校有成百上千学生,如何将每个孩子的品德进行量化考核?怎样才能把“虚”课讲“实”?今年4月,河南汤阴县瓦岗乡在全省率先推出校园“德育银行”,即模拟银行管理模式,为每个学生开户。老师将学生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安全、文明礼貌等记录下来,以货币积分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学生达到一定积分可到“德育银行”兑换相应的商品,也可存储起来。目前,瓦岗乡13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都有了“德育银行”。(据4月26日《河南日报》)

  “道不能坐论,德不能虚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更多人的血液,将向好向善的基因植根于更多孩子的灵魂,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合适的载体。而“德育银行”,作为一个利己与利他的良性互动模式,不仅有助于引导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热爱集体、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而且,对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铸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德育银行”是储蓄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银行,仿照银行的形式,学生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币”,存入“德育银行”,如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就像新闻中的汤阴县瓦岗学校的“善德银行”,为学生发放一本“德育银行”存折,存折上列有户名、账号、存入、支出、余额等条目,只要学生们能够做一些有利于集体和他人的事情,就可获得相对应的购物币到“德育银行”存储,也可兑换相应价格的商品。

  学生“德育银行”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近年来已经在许多学校实行,其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良性互动模式,通过点点滴滴积累学生的道德财富,让德育工作变得可知可感,并逐步唤起更多学生的道德自觉、自律意识,激发他们崇礼尚德的欲望。正是因为“德育银行”将道德与奖励进行了结合,才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推崇。

  在社会多样化和价值追求多元化的当下,“注意力”这个词汇逐步走红。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人做了好事希望被认可和关注,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做了好事如果得不到关注,可能会削减其“继续前行”的积极性,因此“德育银行”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杠杆。

  笔者对“德育银行”鼓与呼的目的,就是希望它的作用发挥能够最大化。不可否认,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实行了类似的“德育银行”,或者说“道德银行”,但能够不忘初心,坚持下来,并将其做成品牌的学校,的确不多。“德育银行”不是一个德育教育的“花瓶”,不能满足于一时一景,而要做到精致,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做一个适度超前的规划,并注意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案例,将其逐步打造成学校的一门德育课程。只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德育银行”才可能行稳致远、一路繁花。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德育银行”有必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因此,学校需要在网上构建一个“德育银行”的平台,并提升平台的知晓率,让更多家长关注“德育银行”,实时了解自己孩子的“道德积分”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孩子的家庭教育等工作。

  期待“德育银行”产生涟漪作用,培育更多“道德富翁”。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樊树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