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教育时评:农村素质教育不妨“因材施教”

2020-6-4 17:03| 发布者: news| 查看: 1538|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幼儿园、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改善。同时,伴随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乡村各类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音乐、计算机等各类功能室逐渐成为标配,硬件条件与城市学校差距日益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幼儿园、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改善。同时,伴随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乡村各类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音乐、计算机等各类功能室逐渐成为标配,硬件条件与城市学校差距日益缩小。但记者近日调研发现,“琴键落土”“机房锁门”等素质教育配套设施闲置问题,在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小学相对较为普遍,农村素质教育有“空转”之忧。(6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些年有句口号很是流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它体现了全国从上到下排除万难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之下,许多地方都推进了农村幼儿园、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改善,音乐、计算机等各类功能室逐渐成为标配。这是乡村孩子之幸、乡村教育之幸。而农村素质教育配套设施,一旦出现“琴键落土”“机房锁门”等闲置现象,这种乡村孩子之幸、乡村教育之幸,就变成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农村素质教育就变成有名无实的“素质教育”。

  那么,农村素质教育配套设施何以出现闲置?最大的原因恐怕在于,农村素质教育缺乏必要的师资力量。上述报道举了两个例子:在一个村级幼儿园,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琴,但因不常使用,琴键落满尘土;另一贫困山区村级小学的教导主任反映,因缺乏专业老师,学校计算机教室的电脑使用率很低。第二个例子直接点明缺乏师资,在第一个例子中,幼儿园配的电子琴为何不常使用?幼儿园本来没有较重的教学任务,基本教授唱歌跳舞、写写画画,不常使用电子琴,恐怕也是因为无相应师资。

  师资力量的确是制约农村素质教育的最大短板。由于低待遇、位置偏远、学校条件与城里总是有差距、优秀学生大规模流向城市等因素,乡村教师不断流失,新教师也普遍不愿进村,一些农村学校连主课老师都不稳定,甚至缺乏,更不要说能够留住、招来从事素质教育的老师了。如果乡村教育在师资方面的“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如果没有一批能够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真正扎根乡村,素质教育恐怕就只能是空谈。那么,素质教育的相关设施、设备自然就很难运转起来。

  所以,在农村推行素质教育,仅给配琴配电脑等设施、设备,远远不够。只满足于配琴配电脑等,则相当于“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一方面,在让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日益缩小之时,也要在职业吸引力、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缩小乡村老师与城市老师的差距,尤其是从事素质教育的老师。当乡村教师的待遇得以提高,他们的职业优越感才会不断得到提升,更多的专业教师才可能沉下去、稳下来;另一方面,也应为乡村教育培养更多“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教师。

  此外,为避免农村素质教育“空转”,在给农村学校配备素质教育设施、设备时,应尽可能地配备适合农村学生的。农村学校可以说处于教育的最低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来推行素质教育,也必须“因材施教”,结合乡村学生特点和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纷纷给农村学校配琴配电脑等,难道城市学生的素质才是素质,而农村学生的素质就不算素质?又如上述新闻所说,在农村素质教育的开展上,要把更多目光投向地方特色资源,避免机械、教条地复制城市模式。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何勇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