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不知为何而学”需补志向教育

2018-4-12 10:41| 发布者: news| 查看: 911|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4月7日,沈阳一学校的初中学生小鹏(化名)给父母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他在信中写道:“纵儿不知您对儿的期盼有多高,儿也想学好,让您二老脸上有光,但儿盲

  4月7日,沈阳一学校的初中学生小鹏(化名)给父母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他在信中写道:“纵儿不知您对儿的期盼有多高,儿也想学好,让您二老脸上有光,但儿盲目的人生……不知为何而学。”此事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上学时也不知道为何而学,但工作后什么都需要重新学习的时候才后悔当初学的太少。”专家表示,这不是个例,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等深层问题。(4月11日《辽沈晚报》)

  从小鹏一句“不知为何而学”的内心表白中,可以清晰窥见他在学习中产生的迷茫心理。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说明这个孩子开始长大了,开始思考人生了。学会思考,是挥别懵懂、走向成长的必由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迷茫难以避免。

  小鹏在同龄人中可算是优秀者,从他的迷茫感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上进心,而且他努力过,只是他在开始思考人生时,无法弄清楚努力的价值和目的。而对于一般孩子来说,他们整天只会按照父母或老师的指令做事,甚至心不在焉,无心读书,从来不思考学习的价值和目的,当然连迷茫感都没有。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为孩子的懵懂而烦恼,渴望孩子早点长大。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总是那么盲目、混乱和无力,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纵使你口水说干、嘴皮磨破,道理说了一箩筐,习惯了点头画押的他们,第二天依然如故,油盐不进。对这种状况,不少家长要不选择唉声叹气、绝望放弃,要不选择咆哮斥责、威逼利诱,却从来不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朱熹早就揭开这个秘密,他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盲目、混乱和无力,都是因为志向不立。

  小鹏的迷茫,也是志向不立导致的。志向不立,方向不明,心中自然一片迷茫。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灯不明则屋黑,志不明则心盲。“心盲症”在孩子中十分普遍,治疗“心盲症”需要给付志向教育这剂良药。正如《三字经》所言:“尔小生,宜立志。”

  志向教育又称理想教育,是以明确的德育目标为导向,帮助孩子确立长远发展目标的教育。因为志向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志向教育能够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取得成功的内驱力,并在认知能力的培养、道德律的约束、行为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产生持续的正向导引。历史上凡少年立大志者,大多能够按行自抑,度己以绳,心无旁骛,奋发图强,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情况下,教育者的全部职责,几乎只剩下帮助孩子提高分数这一项,我们很少甚至从不与孩子聊及关于学习志向、理想、追求的话题,学校的志向教育也基本上被学科教学所挤兑。孩子们读书,无非是因为“家长要我读,老师要我读”,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读,读书的价值和目的是什么。还有,不少家长过分关注读书的实用性,将读书功利化,这也使不少孩子容易产生疑惑和概念疲劳。

  实际上,志向包括向内志向和向外志向,向外志向是指外在的具体追求目标,解答读书的实用价值;向内志向是指追求人生意义的志向,解答读书的道德价值。只有从道德高度引导孩子树立志向,他们的志向才能定位高远,才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志向释放强大的、持续的内驱力。

  志向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方向明确,才不会迷茫和踟躇。要想学,必立志。懵懂而学,必然萎靡不振,疲乏不堪;为志而学,必然斗志昂扬,精神百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志向教育的重要性,有责任引导孩子树立人生志向。(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范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