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期待更多“新学堂歌”飞进校园

2018-3-14 10:31| 发布者: news| 查看: 1029|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校园里,广播站每天播出《新学堂歌》;课堂上,老师领着孩子们把经典古诗唱起来……为响应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校园里,广播站每天播出《新学堂歌》;课堂上,老师领着孩子们把经典古诗唱起来……为响应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贯彻落实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近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掀起了“经典咏流传”活动热潮。(3月14日《南宁晚报》)

  据悉,从2004年开始,当代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开始致力于为儿童写歌,取材于唐诗的《新学堂歌》,便是她献给广大孩子的心血。诚如她的创作初衷,“这些古诗词是祖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愿给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播种进孩子们的心田,成为滋润孩子心扉的文化营养,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成长。”这些歌,丰富了孩子们的“学堂”。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儿童歌曲面临严重短缺,适合儿童歌唱的优秀歌曲更是寥若星辰。尤其是互联网的冲击,以及流行歌曲迅速发展的挤压下,幼儿翻唱成人歌曲的现象不仅比比皆是,而且有的还登上了电视台等大雅之堂,让人大跌眼镜。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听的、唱的,基本是流行歌曲,属于儿童自己的歌却很少,这很难说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儿童歌曲严重短缺,当然与儿童歌曲创作存在许多问题密切相关。有媒体曾经分析,儿童歌曲创作队伍素质不高,儿童歌曲创作思路单一,儿童歌曲传播途径较少,等等。尤其是,创作儿童歌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不及创作流行歌曲来得实惠,低创作、低效益、低出版、低发行、低消费,已然成为儿童歌曲的创作怪圈。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歌声。因为童谣和校园歌曲是记录少年儿童梦想与激情的最精华、最美丽的乐章。比如,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谷建芬创作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那就是我》《妈妈的吻》《思念》……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成为美丽的青春记忆,这就是歌曲的力量。

  令人欣慰的是,儿童歌曲的创作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与机构的重视。比如,江苏省在去年就举办了童谣和校园歌曲创作大赛,评出优秀童谣100首、最佳校园歌曲20首;又如,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与中国作协诗刊社共同举办的“为孩子写儿歌”征稿活动,等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无疑是激发儿童歌曲创作与传播的“助推器”。

  让歌声伴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歌曲,我们成人责无旁贷。也唯有在提高创作队伍的素质、提高作品质量、把握好商业化与精品化和谐统一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让儿童歌曲创作拥有不竭的动力。所以,谷建芬的呕心力作《新学堂歌》,不仅有飞进校园与孩子们心田的价值,而且也期待能够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优秀儿歌涌现出来。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玉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