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学生“农事春游”具有多重意义

2018-4-28 11:07| 发布者: news| 查看: 1168|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4月25日,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五年级350名师生在组织外出春游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去景区游玩,而是改去体验插秧的劳动乐趣,了解农耕文明,体会劳动的艰辛,让孩

  4月25日,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五年级350名师生在组织外出春游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去景区游玩,而是改去体验插秧的劳动乐趣,了解农耕文明,体会劳动的艰辛,让孩子珍惜粮食。(4月27日《淮海商报》)

  尽管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是说到春游这个话题,想必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只有“临渊羡鱼”的份儿,因为他们很难有机会以集体形式走出校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看一看、跑一跑,感受一下春天的青草、绿树与红花。而对于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春游的感情同样复杂,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他们能够接受课堂之外的“自然教育”;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孩子们的春游安全问题,在“安全第一”的理念之下,最终放弃了春游活动。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这350名师生,不但紧紧抓住了春天的尾巴,成功组织了春游活动,而且还把春游和农事劳作进行紧密结合,来了一次“农事春游”,让孩子们既感受到大自然春天的美好,同时又通过插秧等农事劳作,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艰辛,了解了农业活动、农耕文明。而现场的老师,还借此机会以现场教育的方式,向孩子们灌输了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珍惜粮食的理念。

  说到农事劳动,别说城市孩子,就是很多农村的少年儿童,也因为忙于学业,上各种辅导报、培训班,或者是父母已经脱离农业生产等等原因,而远离了农事劳作,对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尽管我们国家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阶段,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但是从增长见识、了解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角度,引导现在的孩子走进农村,深入农业生产,仍旧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何况,像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样的农事生产,本身就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付出的艰辛、收获的快乐,体会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人生哲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农事春游”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引导孩子对农村的现状、农业的未来、农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有一个直观了解与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农耕情结”。所谓“农耕情结”,不是教育和引导他们长大以后到农村扛着锄头种地,而是从小培养他们对农村的感情,在他们心里建立起和农村的情感纽带。

  从眼前来看,不管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创新,谁敢说今天的中小学生,不会成为明天振兴农村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农村必定会走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之路,同样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创新创造,那时候,传统农民将不复存在,而拥有知识、掌握科技、具备市场洞察力的“新农民”将成为农村的主宰,“新农民”从哪里来?就从现在的孩子们当中来。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苑广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