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教育时评:增加诗文背诵有助于文化传承

2018-2-5 11:39| 发布者: news| 查看: 1371|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引起各界广泛讨论,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地方在于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与原课标相比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引起各界广泛讨论,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地方在于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与原课标相比增加了四倍多,从原来的14篇(首)增加至72篇(首)。新课标的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虽有一些诸如“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等疑问,但主流声音还是一片赞扬。(2月2日《文汇报》)点击查看>>新闻详情

  不少人认为,增加古诗文背诵量,这样的举动属于强制要求死记硬背,大大增加了学子的负担,是在走应试教育的回头路。其实不然。有教育领域的资深教师就表示,诗文背诵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我们不要被增长的数字吓倒,就已经有的教材安排来看,高中必修和选修加起来的也超过了这个数字。课程改革绝对是个严肃的事儿,既然是改革,我们自当以发展的眼光来揣摩其深意。增加古诗文背诵量,或者说将一些“诵读篇目”改为“背诵篇目”,其实正好符合现代人的学习需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短短的两行诗文,便能诠释一番大道理,这就是古诗文的永恒魅力。这也是一代又一代老一辈文化人热爱诗词歌赋的根本原因,他们觉得写起文章来“语不惊人死不休”,才是最好的状态,文思泉涌、顺势而行的滔滔不绝,比短暂爆红的网络词汇更有深意,也更值得人回味。

  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现在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或多或少有所倦怠,缺乏对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感,却热衷于新型文化带来的新鲜感。正因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诗词歌赋在一些人群中,正在被历史掩埋,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此时,增加诗文背诵量,无疑是在用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来矫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态度和认知。

  背诵诗文,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死板和枯燥。比起诵读诗文,背诵诗文强调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流畅,更多的是基于内容上的理解与情感交流。倘若教学者能够适当引导,将诗文意境和内容融为一体,那么,学子在背诵上获得的,将会是理解层面的认知,是脱离文字形体的情感升华。正如生动的思政课一样,讲述方式不同,学子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诗文亦如此,倘若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那么背诵的意义将大大高于诵读的价值。

  相比当下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文更短小精湛,其意境更加深远,也更利于理解和深层次挖掘,更能打动人心。说到底,增加诗文背诵量,不仅不会加重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反而会让孩子们更乐于在诗词中寻找乐趣,在源远流长的古文中,感受历史文化所积淀出的生活韵味。以诗文为载体,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将被一代又一代人讲述下去,那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将被不断地积淀和传承。(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赵雪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