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全国要闻
订阅

全国要闻

重视体育,从这些方面做起
重视体育,从这些方面做起
  体育活动多了,课业负担少了——   重视体育,从这些方面做起   跑几步路就喊累,站一会儿军姿就晕倒,运动场上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关注。今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
2019-11-22 07:21
中学老师以校为家遗产全资助贫困学生
  11月12日,山西襄汾中学张临生老师的遗产捐赠仪式在襄汾中学举行,根据张临生生前遗愿,包括他的房子和存款在内的价值百余万元遗产被捐给生前工作的学校,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完成学业。张临生生前曾
2019-11-22 07:14
江苏阜宁:“陪读家长工坊”让两万闲置劳动力成上班族
  记者近日在江苏省阜宁县云彩服饰制品厂“陪读家长工坊”遇到当地农村妇女小林,她正把已经完成的50套服装成品送来验收,再领50套材料回去加工。“我有两个孩子,大的读初中,小的读小学,原来除了陪读没事可做,
2019-11-21 11:20
教师资格证报考火热相关产业迎来小风口
  日前,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开考。教育部数据显示,本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人数达590万人,比上半年考生人数增加一倍多,加上上半年考生人数290万,全年考试人数近900万人。教师资格证报考火热背后
2019-11-20 11:20
副驾驶装玩具方向盘网友:这种广告岂能播
  私家车副驾驶座上安装一个玩具方向盘,孩子再也不抢真方向盘?太危险!17日,网民宋先生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反映,当天在浏览一短视频软件时发现,一个儿童方向盘广告极为不妥。   宋先生介绍,在广告中
2019-11-20 11:16
教育部:中小学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不做作业”……近期,随着地方减负实施方案的出台,部分家长对此予以了较多关注,担心减负过度会影响教学质量。对此,今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对于家
2019-11-18 08:42
教育部开通不良“校园贷”举报通道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不良“校园贷”整治工作,教育部、公安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对不良“校园贷”机构进行严厉打击。为及时准确掌握相关线索,教育部在“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开通“不良
2019-11-18 08:41
学生下战书,校长回应“不服来战”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设立“校长挑战日”,俯卧撑还是跳绳,随便学生选。   学生们集体下场比赛,擂台中间的是黄校长。   昨天下午四点,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6~9年级全体学生集会,出现了突发事件——学生们
2019-11-18 08:40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趋势
  教育部举办“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有关进展与成效。   据介绍,近日,教育部起草《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为
2019-11-18 08:37
“鸡娃”成家长圈流行病?减负需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11月9日,在北京市北三环一个被教育机构占据半壁江山的商场里,背着书包、带着孩子的家长埋头走路,身边的孩子有的蹦蹦跳跳,有的规规矩矩。“平时的晚上,周末全天,这里全是来上课的孩子,你看旁边的肯德基排
2019-11-17 10:49
防蓝光眼镜真能预防儿童近视?
  现如今,手机、电脑、PAD等各类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娱乐的必需品,一些幼儿也早早地开始接触到这些电子产品。“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孩子近视怎么办?”不少家长对此颇为担忧。为了保护孩子稚嫩
2019-11-17 10:47
广东教师惩戒权征求意见稿出炉“罚站、罚跑”被删除
  11月15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前审议的版本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关于“教育惩戒”的条文发生了变化,删去了“罚站、罚跑”具体惩戒
2019-11-17 10:45
教育部将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免试就近入学、三点半难题、减负……这些都是基础教育领域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11月14日,教育部通报基础教育多方面的工作进展。   教育部称,目前,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全国36个大
2019-11-17 10:44
杭州一体育老师主动申请当班主任引热议
  最近,网上一则“杭州一体育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当班主任”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有家长提出质疑:体育老师懂数学、英语吗,咋辅导啊?也有家长表示:体育老师课业压力小,能有更多时间精力放在孩子们身上,会
2019-11-15 10:54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犯罪“一放了之”困境?
  辽宁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因未满14周岁免予刑罚一案引发社会关注。人们在谴责暴力犯罪的同时不禁发出疑问,如何破解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和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对于未达到刑事
2019-11-15 07: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