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教育创新需要更多“鬼步舞”

2019-1-17 10:56| 发布者: news| 查看: 920|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一名校长亲自带领700多名小学生课间跳“鬼步舞”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1月16日,记者从山西临猗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证实,视频中的这名“网红”名叫张鹏飞,201

  一名校长亲自带领700多名小学生课间跳“鬼步舞”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1月16日,记者从山西临猗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证实,视频中的这名“网红”名叫张鹏飞,2012年以来,担任临晋镇西关小学的校长。出任校长以来,张鹏飞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让孩子们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多参加体育活动。学校曾经组织过葫芦丝、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但因为学校条件有限,社团也就不得不停了。(1月17日《新京报》)

  校长带领学生课间跳“鬼步舞”的做法,之所以引发外界质疑和担忧,原因在于,此举颠覆了传统的课间活动模式,给人以标新立异之感;同时,在项目设置的科学性上也有待商榷。

  对于开展跳“鬼步舞”的初衷,张鹏飞进行了解释。他在学校推行“鬼步舞”,其实有着严格的程序设定和效果评估。在向学生引进和传授“鬼步舞”之前,张鹏飞已有切身感受和亲身体验,通过自学与尝试,他觉得跳“鬼步舞”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场地限制和学生接受度不足的情况下,包括葫芦丝、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都只能中途放弃,而无法获得成功。而“鬼步舞”在引入后,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学生还相互较着劲,形成了互相竞争的态势,这样的局面令人倍感欣慰。

  教育固然有其规律性,但也必须考虑到其特殊性。尤其在当下,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日渐增强。他们对新事物更加好奇,也更乐于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课间活动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不断进行形式创新,甚至需要项目更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达到锻炼身体和塑造热爱运动的灵魂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晋镇西关小学,从少数尝试到全员参与,学生课间跳“鬼步舞”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把跳“鬼步舞”打造成一张靓丽的课间活动名片之际,也给外界带来了教育创新的启发。实际上,教育改革和创新,既包括宏观战略上的规划,也包括微观行动上的改变。只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客观,尊重教育规律,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此为基础的教育创新和改革,就会能够取得成功。

  小学校长带头跳“鬼步舞”,之所以能走红网络,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种看似打破常规的做法,激发了公众对教育改革的渴求,对教育改革的方式和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同。至少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改革和创新并非推倒重来,而立足于现实的调整和改良,同样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只要敢于、勇于和善于改革,就会能带来改变和惊喜。只要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能像网红校长张鹏飞那样敢于尝试,教育改革和创新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果。

  教育创新需要更多的“鬼步舞”,也只有把跳“鬼步舞”的做法,放置于教育改革的宏大命题中,才会多点理解而少些偏见,多些共识而少点误会,真正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惟其如此,改革的阻力和创新的障碍才会少一点,教育的前景才会更美好。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唐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