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愿用生命换 痴迷手机父母该醒了

2019-1-23 11:21| 发布者: news| 查看: 1199|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1月17日,一位名为“骑着蜗牛狂奔的美少女”的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内容是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作文写道:“爸爸每天都从吃早饭、起床、睡觉等

  1月17日,一位名为“骑着蜗牛狂奔的美少女”的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内容是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作文写道:“爸爸每天都从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又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的恶狼正盯着一块又大又肥的肉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网友们看到后纷纷表示:泪目、扎心,回家好好陪娃……(1月22日《大河报》)

  这篇作文出自于一名三年级的9岁男生,除了他愿意用生命换爸爸放下手机之外,孩子们关于父母沉迷手机的“控诉”可谓此起彼伏。在湖北的一场作文竞赛中,有道题是《大人的“陋习”》,100多份试卷中,20%以上的孩子不约而同地吐槽:大人们太爱玩手机了。2017年,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在网上热传,让不少老师和家长唏嘘不已,因为作文里面赫然写着:“爸爸,其实我一直想对您说‘和我玩一会儿’,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快成手机的爸爸了。”

  无论是从手机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来看,抑或是孩子们吐槽父母沉迷手机频频引发热议,都可以看出,在家中父母过度使用手机从而疏远了与孩子的沟通、减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已经越发成为普遍现象。父母在家中频繁使用手机,有些是出于无奈,即使已经下班仍需要借助手机处理工作方面的事务,也有些是在结束一天工作后通过玩手机放松放松。这些当然无可厚非,也能理解,但应有个度,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无忌的童言表达的基本是真实的心声。在成人眼中司空见惯的低头玩手机现象,在孩子看来却可能是父母对自己冷漠不关心的表现。父母在家中过度使用手机,对孩子的关注、与孩子的交流自然就会减少,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父母陪伴孩子时只顾玩手机,是对孩子在感情上予以冷漠相待,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易形成孤僻的性格。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但身体与孩子在一起,心思却全在手机上,显然不是合格的陪伴,也非孩子们想要的陪伴,无助于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

  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甚至也要教会孩子熟练使用手机。可我们最应该教会他们的是,如何合理使用手机,而不是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也和家长一样成为了低头族与手机的奴隶。

  看完《爸爸,我想对你说》后,网友纷纷表示:泪目、扎心,回家好好陪娃……可见,孩子的呼唤打动了很多其他父母的心,但愿这份感动能转换为持久的行动,而不是止于“三分钟热度”。春节将至,孩子们的寒假也已经开始,不妨就从这个假期开始,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父母们或许会发现,在手机之外,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与倾注精力的东西。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夏熊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