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幼儿互换新年礼物不要太功利

2018-12-29 11:06| 发布者: news| 查看: 663|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幼儿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老师请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份礼物,联欢会上抽签互换。老师特别提示,礼轻情意重,别买贵重礼物。王女士琢磨着让孩子画张贺卡作为新年礼

  幼儿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老师请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份礼物,联欢会上抽签互换。老师特别提示,礼轻情意重,别买贵重礼物。王女士琢磨着让孩子画张贺卡作为新年礼物。几天后,老师的微信中有班级礼物交换角的图片,好多礼物都包装精美,一看就知道不便宜,王女士赶紧到商场买了百元左右的乐高恐龙。孩子之间“换礼”该“重情”还是“重价”?是引导孩子们记住情谊,还是相互攀比?这些问题让家长左右为难。(12月29日《北京日报》)

  诚然,现在小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的现象不少。生日要送礼物,逢年过节要送礼物,孩子间送礼物,都由家长埋单,不少家长也未必乐意,甚至对孩子之间交换礼物很纠结。这显然步入了一种礼物交换的误区。

  作为成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之间的交往,正视孩子之间交换礼物,既不能以为只有成人的交往才真实,才值得尊重,孩子们交换礼物就没有必要;也不能过分看重礼物的价值和功能,把幼儿之间互换礼物看得太功利。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幼儿园老师请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份礼物,以备抽签互换,是一种分享,也是一种教育。这不仅可以考查孩子对交换礼物的态度,也能培育孩子通过正常交往,获得更多生活快乐的技巧。

  不过,要求幼儿互换礼物,幼儿园应该做足功夫。即不要对礼物的品种、价格有过多要求,不要把孩子已经带到幼儿园里的礼物透露给家长。老师把幼儿的礼物图片发到微信中,会提示尚没有准备礼物的家长照此标准执行,就不太妥当。要让孩子明白交换和赠送礼物的意义,让孩子不要在礼物上签名,礼物交换后更不能说这个礼物是“我”的。用来交换的礼物,只有在不分你我、不分价格高低、不分家庭经济贫富的情况下,才更加公平,更有意义。

  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自己要站稳脚跟。家长选购礼物,要把意义放在首位,价格放在其次。为了自己和孩子的面子,有的家长购买高档玩具,这样的礼物就可能让其他家长觉得难堪,感觉到交换礼物是一种经济上、精神上的负担。而一个孩子能否赢得尊重,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懂得赠送或交换出去的礼物是不能要回来的,让对方快乐,就不能让对方有心理上的阴影,自己也不能有吃亏、讨便宜的心理存在。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卞广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