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一段虐童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个身穿校服的小女孩多次遭到一对成年男女推搡、摔打、撕扯头发等暴力行为,场面令人十分揪心。23日下午,深圳宝安区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已找到视频中所拍摄女童,其父母对殴打女童的事实供认不讳,初步调查情况与视频相符。经法医检查,女童体表未发现明显伤痕。目前当地警方正依法调查处理,宝安区妇联已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12月24日《北京青年报》) 这段虐童视频,引发观者的强烈震惊与愤怒。视频里隐藏着几个“想不到”:一是在现代文明的繁华大都市里,居然还有这么凶狠的“虎爸狼妈”;二是对孩子下如此狠手的竟然是亲生父母;三是小女孩遭受虐待之后的那份“镇定”,既不逃走也不还手,一言不发地径自回到桌子旁照常吃饭做作业。 不难推测,年幼的孩子尚不具备辨别是非、抵抗暴力的能力,在父母常态性的殴打之下,小女孩已经把这种不正常状态视为理所当然,这种麻木更让人悲伤,被置于父母极端摧残之下,完全没有自保能力的孩子往往成为家庭矛盾的泄愤口、成人世界的牺牲品,这种童年阴影会在其漫长人生中逐渐扩大,影响其一生。 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一系列法规,小女孩的父母严重触犯法律,侵犯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深圳相关部门已迅速介入,宝安区妇联已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这对父母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但是,事情的发展又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经法医检查,女童体表未发现明显伤痕,而小女孩对其父母有着很深的依赖。诚然,把“恶毒”父母拘押起来固然大快人心,但简单地剥夺其父母的监护权,将孩子与父母分开,小女孩和她弟弟该怎么办?合理评估父母的行为特点及后果,充分考量“离开亲生父母”与“继续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哪一种方式更容易让小女孩及弟弟接受,如何做好相关人等心理疏导及约束、教化工作,把对小女孩的多种伤害降到最低,切实将儿童保护放在第一位,是采取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 对长期虐待孩子的父母,除起诉其父母外,剥夺监护权交由其亲属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这是国际通行办法。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齐备和完善的儿童监护所和相关福利机构,使得孩子可以脱离无良父母的监护,在合适的环境里成长。而纵观我国,从袁厉害的孤儿院大火,到毕节五儿童从收容所里跑掉,儿童监管机构或福利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盲区。通俗点说,脱离了部分家庭和父母的负面影响或恶性侵害之后,受到伤害的孩子该去哪儿,如何健康成长,这个问题的解决,更为关键与急迫。 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对儿童施加侵害,哪怕是最亲近的父母也不行,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这当是现代法律制度的基本常识。而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对家暴的长效机制更需要一整套相关措施配套施行。强化法制宣传,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还是国家的,明确其法律权责和义务,强力纠正其不当行为,触犯刑法更要依照法律严惩,给虐童家长套上紧箍咒。还要让遭受家暴的弱势群体及旁观者知晓相应法规,提升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免除受害方的后顾之忧,鼓励人们具有果断说不的勇气。 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全方位建立各种保护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让遭受家暴的孩子得到合理的身体安置和温暖的精神庇护,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筑起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法律屏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王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