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教育时评:素质教育不是筐,啥都往里装

2018-11-21 10:32| 发布者: news| 查看: 649|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近日,一批靠想象才能完成的小学作业题又小火了一把。有道题是:一条船上有75头牛34头羊,请问船长几岁?而从小学生的思维出发,则是将75与34这两个数字进行加减

  近日,一批靠想象才能完成的小学作业题又小火了一把。有道题是:一条船上有75头牛34头羊,请问船长几岁?而从小学生的思维出发,则是将75与34这两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75减去34等于41,还稍微靠点谱,所以,多数人会觉得船长的年龄可能是41岁。有家长从就业时间来看,算出船长至少26岁,还有人从财务角度出发,算出船长至少36岁。那么,船长究竟多少岁?(11月20日《北京晨报》)

  这些靠想象才能完成的小学作业题,都有共同的特点: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不要应试教育,要素质教育。这句话我们喊了几十年,也为之努力了几十年。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在教育改革上一直在行动,一直在探索。不仅他们,专家、学者乃至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都在为素质教育出谋划策、助力加油。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是一门艺术,可以探索,允许失败,但是不能“乱弹琴”。何谓“素质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出发点好,责任主体可以自由发挥,结果可以不论。但是,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素质教育虽然没有标准答案,却有不可违背的原则和不可偏离的目标。素质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有千百条,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必须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新型合格人才。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做的却是违背教育初衷的事情,这种现象需要警惕。

  出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然是件好事。但这样的试题,应该出现在语文试卷中,不应该出现在数学试卷中。因为,数学试题就应该有标准答案。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但答案是唯一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学数学的价值所在。具体来讲,小学数学应用题,给出的已知条件要足以解题。在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可以有迷惑性的,可以有多余的,但那些必要条件一个都不能缺。

  但是,那些靠想象才能完成的小学作业题,给出的已知条件不足以解题不说,而且,也不能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确切地说,完全是一些让孩子不知所以、让家长感觉离谱的题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结了学生需要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 “批判质疑”,学生应具有问题意识,思维要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出题者出那些不知所云的“题目”,其实是理解错了“批判质疑”的本意。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这当然是可以的,并且是应该的。但那些不是题目的题目出来后,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出题人太不靠谱)有了,质疑意识却未必能被出题者激发出来。如果出题者除了给出解题必要条件,还给出一些跟解题无关的条件,这样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才靠谱——面对多出的已知条件,学生会质疑题目真意与命题本意错位。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不受迷惑。出题者需要做的,恰恰就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正确答题。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但素质教育不是什么都能往里装的“大箩筐”。我们支持教育工作者在各种检测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但尝试和探索不能胡闹。教育是大事,尝试和探索教育方式方法,应该有前提,那就是按照《课标》来,不能错误理解,不要跑偏方向,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谢庆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