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患癌学生被歧视折射人的教育匮乏

2018-11-23 11:21| 发布者: news| 查看: 615|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11月20日,福建泉州惠安人周雄鹰在朋友圈发文,直指在惠安县净峰镇莲城小学读六年级的儿子小周遭遇歧视——不仅座位被隔离在教室最后面,语文老师更是百般刁难,

  11月20日,福建泉州惠安人周雄鹰在朋友圈发文,直指在惠安县净峰镇莲城小学读六年级的儿子小周遭遇歧视——不仅座位被隔离在教室最后面,语文老师更是百般刁难,先是不让儿子进班级念书,更是连续三次不让儿子参加考试。小周今年才13岁,因患有淋巴肿瘤,过去一年经历了痛苦的手术和化疗,今年9月刚刚转校到莲城小学。(11月21澎湃新闻)

  小周罹患的是恶性肿瘤,经过手术和化疗,能够重新回到学校,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对于这样的一位学生,理应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关心、照顾与呵护才对,然而事与愿违,小周的语文老师,非但没有给予他额外的照顾与呵护,反而处处刁难,甚至是涉嫌歧视。比如把他的座位安排到教室最后一排;比如连续三次语文考试都没有试卷,别人考试,他只能坐在那里看着。

  不要责怪孩子父母的不满与愤怒,我们应该想象得到这样的“待遇”对一个只有十多岁,正是心理敏感期的孩子所带来的伤害到底有多大。这样的伤害如果不尽快停止,并且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走出阴影,那么,影响可能是终生的。面对质疑,学校有关负责人先是说几次语文考试小周都没有试卷,是因为他是转学的学生,没有预定试卷,但是为什么每次数学考试,小周都能够参加?还说他被安排到教室最后,是因为他个子高,但是从网络上曝光的照片来看,他所处的位置与其他学生的距离明显不合理、不正常。

  癌症不会传染,相信做老师的不会不知道这样的常识;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呵护,何况这位语文老师同时还是这所学校的副校长,更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而这件事的发生,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国内教育体系中关于“人”的教育严重匮乏。

  说到“人”的教育,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当然可以包括“人”的教育,但是,人文教育还可以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等方面的教育,而“人”的教育,则是关于生命本身的教育,是引导和教授被教育者如何呵护和珍视自己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教育,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彰显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接受了良好“人”的教育的人,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懂得把他人的感受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考虑自己的言行。

  现在学校看重分数和成绩,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所进行的都是“术”的教育。如果只有“术”的教育,却没有“人”的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其心智是难以称得上是健全的,人格或多或少会存在缺陷。也许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却犹如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埋设了定时炸弹,早晚会因为一些潜在的因素而诱发爆炸,伤害别人,也伤及自己。新闻中这位语文老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恐怕没有关于“人”的教育的内容,所以现在她也没有办法和能力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人”的教育。

  关于“人”的教育,我们需要补课,而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的教育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必须进行这样的教育。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苑广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