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图书角的学生叫“馆长”,负责打扫讲台的叫“台长”,负责关灯关窗的是“关长”,擦黑板的则是“黑板美容师”……一夜之间,名称各异的小小班干部职位雨后春笋般冒出,别以为只有政府才主张“放权”,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甘泉小学班主任沈润芳就别出心裁,设计出一套“自我管理”的方法,让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职务,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融入集体,担任班主任30年以来的她被“逼”出一套又一套“斗智斗勇”的管理方法。(10月22日《信息时报》) 教育是一门科学,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可以一试。曾有报道说,某学校某班级的学生都是“官”,有媒体评论说,学校不是官场,不应该培养学生“当官”的积极性。更有资深教授说,学校不应以培养多少官员为荣。是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确实不能以培养官员为目的。 然而,学校或班主任通过个人自荐、学生评选班干部的方法,是让学生增强集体意识,人人承担为班集体负责的工作职责,这是在培养学生成熟成长并为集体负责的精神。每个班不是班主任说了算,而是学生自己说了算,而是谁的正确谁说了算。在笔者看来,人人都是“官”的班集体,容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人人肩上有压力,人都要为班集体负责。现代社会,不少人最缺的就是负责精神,如果每个公职人员都有负责精神,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失职渎职行为了。 当然,人人都是“官”的管理办法,也不是没有缺陷,如果培养了学生的当官意识,那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所以,学校与老师要特别注意的是,让学生“当官”不是为了让学生滋长官僚习气,更不是让学生养成从小就行贿受贿的坏毛病。为此,学生选“官”必须公开透明,一切都放在阳光下,避免滋生腐败空间,如果出现贿选事件,不只是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还要规定禁选两三年。 让学生“当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负责精神,“当官”不是为了争得权力,而是争得服务权利,服务班集体是一种荣誉,每个学生都应该以服务班集体为荣。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负责精神,当学生走向社会,才会成为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社会公民,干什么工作就要为什么工作负责。 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让学校成为远离社会的世外桃源。让学生远离社会不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学生不参与社会活动,但学生家长、学校领导都是社会成员,他们都会影响到学生。与其让学生远离社会,不如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以适应社会,并通过自己的正能量影响社会。让学生“当官”不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官员,而是让学生从小就参与社会管理,对社会负责。唯有对社会负责,才是合格的公民。(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张魁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