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别让萌娃评比沦为“坑娃评比”

2018-10-25 11:38| 发布者: news| 查看: 1062|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正在刷微信的你,一定也为不少“萌娃评选”活动投过票吧?但你知道吗?这红火的投票背后可能隐藏着猖獗的“付费刷票”。近日,南京市民贾先生就遇到了这么一件

  正在刷微信的你,一定也为不少“萌娃评选”活动投过票吧?但你知道吗?这红火的投票背后可能隐藏着猖獗的“付费刷票”。近日,南京市民贾先生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孩子所在幼儿园组织“礼仪小朋友”投票活动,有家长为了这个称号,不惜一掷千金。引发争议后幼儿园方面却表示:园方没从活动中获利一分钱!(10月24日江苏新闻广播)

  “萌娃评比”综合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则,可以通过展示孩子,激励孩子进步;二则,也可以借机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三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展示家教水平。其实,“萌娃评比”活动运用得到,是能起到良好的功效的。

  “萌娃评比”虽是好事,但就怕其中掺杂过多的功利色彩。比如,靠这种手段牟利。据报道,在电商平台上,免费办投票、利用家长花钱买票数牟利的行为,似乎已形成产业链。而一些平台“禁止刷票”是假,“花钱刷票”是真。一些平台“不花钱就锁定票数”,正是摸准了家长们好面子、好攀比的心理,从而借机牟取暴利。

  “萌娃评比”一旦沦为“花钱评比”,宣扬的不仅是不诚信之风,更是对孩子们的伤害,以及家长权益的侵害。比如有的业务员明确表示,可以承办这类投票活动,刷礼物的钱幼儿园拿30%,投票平台方拿70%。如此一来,家长无疑会成为“冤大头”。而这样的评选活动也就丧失了应有的信誉,毫无益处可言。

  要祛除“萌娃评比”带来的伤害,一方面,幼儿园和学校应少一些与商业机构的利益合作,别把孩子当作发财的道具;另一方面,家长应摒弃攀比心理,既要认清“萌娃评比”的真实面目,更应该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成长中的成败得失;再者,为“萌娃评比”拉票,也应注意别“扰民”,应该顾及到朋友圈里受众的感受。

  同样,教育部门也应将此类投票评比活动管起来。比如,今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新规,其中就规定,涉及学生(幼儿)个人荣誉的各项评选活动,原则上不采用面向社会的网络投票;如确需采用微信、QQ等面向社会开展网络评选,必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投票活动的监管。可以说,如此立规,很有必要。

  总之,“萌娃评比”一旦变味,沦为牟利工具,容易诱导学生投机取巧的功利之心,与学校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对孩子而言,本就不该让他们过早地沾染不良风气。更何况,每个萌娃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与其比来比去,远不如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萌娃评比”终归是大人的功利心作祟,也就难免会沦为“坑娃评比”。(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玉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