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一好人,一天一故事,中国文明网自2014年9月5日推出《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个身边好人的故事,到目前已1500期了。这1500位好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实践者,他们用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精神,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当然,对于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说,这些好人故事,无疑是对他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从这一层面讲,《好人365》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细读《好人365》,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46年从河里救起12名落水儿童的“英雄理发师”郑兴昌;拿出毕生积蓄50万助学的93岁老头王振美;营业15年来始终坚持诚信理念的好店主彭章莲;37年义务照顾两位非亲非故孤寡老人的好夫妻李桂英、胡书现;为救学生以身殉职的好教师李芳……这些好人故事令人感动、让人动容,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好人精神,应当得到大力弘扬。对于学校、家庭、社会来说,要把这些好人故事传播好,让孩子感受到好人的温度,引导孩子自觉把好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好人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学校是对学生开展好人教育的主阵地,而《好人365》里的好人故事是最好的教育材料,学校不妨把这些好人故事收集起来,整理分类,编印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品德修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好人、做好事”主题班会,让学生谈一谈对好人精神的认知,或是让学生谈一谈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好人精神。当然,老师还可以在学生中间开展“我身边的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在校园里大力营造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把好人精神融入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家长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家长不妨从《好人365》栏目中挑选一些好人故事,面对面给孩子讲一讲,让孩子了解这些好人不平凡的经历,这样既能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又能让好人精神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孩子的心灵。当然,在践行好人精神方面,家长也要带好头做表率,在生活中切实做到尊老孝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人们不是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吗? 把好人精神融入社会教育。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好人事迹巡展、打造“好人文化一条街”等,给孩子创造更多感知好人精神的平台,这样,好人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心中、脑中。文艺部门可以组织艺术家将好人故事编成戏剧、歌舞,通过深入学校、深入社区传唱表演,让孩子能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好人精神的魅力。当然,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好人事迹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致敬好人、争做好人的氛围,引导孩子积极践行好人精神。 《好人365》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为孩子健康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让我们用好《好人365》,给孩子讲好好人故事,引导孩子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让好人精神代代相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王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