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发现,不少网络二手商品商城中,来自高考学霸的“学霸笔记”热销。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售卖的笔记均打出“状元”的名号。有网络商城表示,过去一年中,该商城上有超过10万本“学霸笔记”流通,北京是“学霸笔记”的主要流出地。有高中教师称,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起心理安慰作用。(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学霸笔记”应该是学霸能够出类拔萃的“胜经”,因为这些笔记,是他们自己学习经验的累积,比如,错题分析、难记知识点、重点知识等。因为适用于自己,所以可以为成绩提升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然而,“学霸笔记”成为一种生意,却值得好好思量一番了。 “学霸笔记”虽受部分商家、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捧,但诚如有教师直言,“学霸笔记”可能只起心理安慰作用。早有专家给出相关警示,大体是说,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不能完全“押宝”于“学霸笔记”。因为每个“学霸”都有自己的技巧,如果“学霸”之间互换学习套路,或许就不能在学习成绩上称“霸”了。这也就意味着,提高学习成绩并无固定技巧,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葵花宝典”,长期购买使用“学霸笔记”,反而可能耽误自己的学习。 再说,学习与考试成绩并不是一回事儿。考试成绩可以体现掌握知识的水平,却不能真实反映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因为人人都有知识盲点,一时的成绩更代表不了一世的成就。因此,在高考已经不能完全决定人生的当下,于学生和家长而言,理应对学习和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知道,学会学习远比高考分数更重要。拥有“学霸笔记”,并不代表自己真的会学习。 因此,别把“学霸笔记”当成“胜经”。即使对“学霸”仰慕,买回“学霸笔记”可学可用,但也切莫过度依赖。更何况,这类笔记并不见得都出自“学霸”之手,说不定是别用有心之人东拼西凑而成的,有可能把痴迷于此的学生带入“沟”里。 对于家长而言,对“学霸笔记”也应少些追捧。“学霸笔记”虽能实现知识与经验共享,但要使自家孩子真正成为“学霸”,“走老路”不如闯出适合于自身的“新路子”。而且,“学霸经济”之类的炒作,已然让知识变了味。更何况,学到脑子里的知识,别人偷不去也抢不去,“书山有路勤为径”当成为学习信条。(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