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神童班”背后站着功利的家长

2018-8-17 10:53| 发布者: news| 查看: 676|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右脑开发”、蒙眼识物、超强记忆力、过目不忘……近来,一些培训机构打出开发脑潜力的广告,可让孩子具备特殊能力,类似的“神童班”受到一些家长追捧。(8月

  “右脑开发”、蒙眼识物、超强记忆力、过目不忘……近来,一些培训机构打出开发脑潜力的广告,可让孩子具备特殊能力,类似的“神童班”受到一些家长追捧。(8月16日中新网 )

  在武侠小说中,一些人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武功秘籍,立竿见影地成为顶尖高手;一些人即使资质平庸、功力尚浅,但由于得到前辈高人的“功力输送”,迅速实现“逆袭人生”。《天龙八部》里的虚竹、《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就是这样的典型。与那种脚踏实地、苦苦修炼的普通人相比,人们似乎更羡慕那些找到捷径的幸运儿。

  正是因为有了许多渴望走捷径的人们,骗子们才会有机可乘。“神童班”的骗局谈不上有多高明,也谈不上有多新鲜,在有的城市数年前就已经出现过。看上去很高级的“神童班”,能够忽悠和欺骗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显然是因为它满足了他们的功利诉求,尽管是以一种扭曲的方式。

  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既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人人都渴望“争上游”,家长们都渴望孩子出人头地,教育竞争不仅是孩子之间的较量,也是家长之间的比拼,甚至沦为一场财富与社会资本的竞赛。

  孩子周末上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寒暑假上培训班已经见怪不怪,教育分层直接影响着社会分层,鞭策着家长们热衷于“抢跑”。别人家的孩子上的培训班要上,别人家没上的培训班也要上;即使上当受骗,一些家长也在所不惜——为了避免陷入“囚徒困境”中的不利地位,一些家长选择了“先发制人”。要是“神童班”真有那么神奇,自己和孩子就赚到了;即使“神童班”只是一种忽悠手段,无外乎损失一些钱财罢了,万一有点作用呢,孩子不就进入了“快车道”?

  多元的时代,决定多元的社会心态;忽悠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心态,用云山雾罩、貌似有理的话把人“侃晕”,从而使人受骗上当。“神童班”看上去神通广大,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一种“障眼法”。如果“神童班”真有那么神奇,为何还要大张旗鼓地招生?这种可以迅速改变命运的神奇本领,显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少人掌握越好,就像武功秘籍,有几个高手愿意公之于众啊?

  著名作家方方曾说,一个良好的社会,不能让少数精英和天才“一枝独秀” ,而应该让大多数普通人只要努力付出,就可以生活得更好。明显背离常识的“神童班”,根源于许多家长渴望孩子们在金字塔中占据高位,成为“鹤立鸡群”的少数人;梦想太远,欲望太高,依靠孩子们的努力和家长们的付出或许还不够,借助“神力”才更有希望。或许这才是滑稽、荒诞的“神童班”层出不穷的根源。(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朝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