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地方传真 查看内容

山东潍坊诸城市助推青少年思政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双提升

2021-7-7 20:22| 发布者: news| 查看: 577| 评论: 0|来自:潍坊文明网

摘要:   如何在新时代里传承红色基因?如何用红色资源武装青少年思政课堂?如何让学生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政教育?诸城市立足红色沃土,深挖红色资源,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礼赞建党百年,争做时代新人“童

  如何在新时代里传承红色基因?如何用红色资源武装青少年思政课堂?如何让学生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政教育?诸城市立足红色沃土,深挖红色资源,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礼赞建党百年,争做时代新人“童心向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学校德育思政课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创新融合,探索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路径。

学生参观“国防教育书屋”

  摸清红色家底,聚焦思政课程“主战场”

  充分发现、积极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价值,将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诸城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孙仲衢,世纪诗翁臧克家,文坛巨匠王统照、王愿坚等红色名人和王尽美党性教育基地、孙仲衢文化公园、刘家庄抗战纪念馆、臧克家故居、王统照故居等红色纪念设施及现代茂腔戏《王尽美》《党费》等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系统整合,作为教体系统红色资源库,将红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程,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一位革命烈士、一段抗战故事、一处纪念场馆,是青少年走进党史的‘一扇窗’,让学生聆听更真实的‘历史回响’,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诸城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加军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将现有丰厚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实践,该市还深入探究开发学科、专业及课程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党史元素和思政功能,让红色教育为思政课程提供养分。结合学科特点,将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语文课融入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融入国情国史、民族忧患意识教育。组织编印《乔有山下话尽美》《诸城爱国名人故事》等20余套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组建30余人的思政教师宣讲团,运用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依托学习强国、文明实践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开辟专栏,重构授课模式,推动红色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让红色思政课程成为每名学生的必修思政课。

学生接受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精神

  善用组合拳法,整合文明实践“主阵地”

  在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上,该市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拓展延伸文明实践阵地,打出思政实践“组合拳”。

  充分运用好线上课堂,在诸城文明网和“文明诸城”“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微信公众平台开辟专栏,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网上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红色基因入脑入心入行。重点打造线下课堂,发挥学校思政学科课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阵地、“同城大讲堂”等主阵地作用,在组织开展好“百名书记讲党史、千名党员教党史、万名教师研党史、十万学子学党史”系列活动的同时,推动红歌唱起来、故事讲起来、演讲赛起来、书画挂起来、学校丰富起来,让实践活动覆盖到每一位师生。鼓励学生通过采访老红军、老党员、老退伍军人,寻访革命英雄、聆听革命故事、培养革命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道路信心,激发青少年学生为民服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校内,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设施和人才优势,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打造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实践课堂。建成“尽美乡怀馆”“红色梦想展馆”“臧克家文学馆”等多处校内红色教育展馆,在诸城一中挂牌成立“尽美精神研究室”,邀请王尽美嫡孙王军为师生讲授“尽善尽美,铸就初心”专题党课,让师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发挥17处镇街园区片区文明实践所、244个社区文明实践站、42个“四点半学校”和王尽美党性教育基地等9处党性教育基地、臧克家故居等6处省和潍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家庄抗战纪念馆等24处研学旅行基地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等站点场馆传习育人作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实境教学+体验教学”融合贯通,让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基地、走进历史,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

学生作为红色讲解员,在学校的红色文化长廊为低年级学生讲解红色革命历史

  丰富活动内涵,培育志愿服务“主力军”

  “少年当自强,国家才会更富强!作为新时代的团员少年,要心系祖国和人民,心怀感恩和敬畏,坚守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新时代好少年。”在诸城市府前街小学兴华校区报告厅,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校红领巾宣讲团成员、四年级二班班长李玟璇正在为全校师生宣讲题为《童心向党 知行合一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主题报告。结合建党百年,该市教体局出台《全市教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在全市121所中小学校普遍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红领巾宣讲团,少年宣讲员化身文明实践志愿者,为全校师生宣讲“四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先队组织的发展等内容,目前,全市组建红领巾宣讲团86支,集中宣讲200余场次,受众师生10.1万余人。

  “1921年春,王尽美和邓恩铭等发起创建济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为表达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他激情赋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他因此改名‘尽美’以自励。”在王尽美故居,枳沟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宋俊熙正在专业讲解老师的指导下,声情并茂地为全班师生解说王尽美的革命故事。这群脸庞稚嫩但目光坚定、充满自信的小讲解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走进王尽美纪念馆、名人馆、博物馆、改革发展历程馆、超然台等红色场馆和政德教育基地,为前来接受学习教育的参观者义务讲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志愿服务,通过让学生们轮流担任文明实践红色讲解员,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市教体系统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承红色文化、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具体实践。”诸城市教体局副局长邓铁兵说。

  “去年以来,根据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任务,市文明办积极指导市教体局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志愿服务队,致力于开展乡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困境儿童,组织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学业辅导、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取得实效。今年结合建党100周年,我们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创新思政育人方式,聚合红色文化资源,聚焦青少年志愿服务群体,聚力打造文明实践红色品牌,让志愿服务成为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堂,让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红色担当’,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以思政教育指导文明实践,以文明实践活动助推思政课程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双效目标。”诸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吴大可说。(图/文 诸城市文明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