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小卖部成银行 财商教育需跟上

2018-6-25 11:16| 发布者: news| 查看: 590|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孩子所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几乎成了‘学生银行’,不少孩子背着父母在里面存钱,有些钱还是从家里偷的……”近日,福建泉州市南安水头的赵先生拨打泉州晚

  “孩子所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几乎成了‘学生银行’,不少孩子背着父母在里面存钱,有些钱还是从家里偷的……”近日,福建泉州市南安水头的赵先生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情况。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小学生确实经常在小卖部存钱,少则几块钱,多则上百元。小卖部老板表示,前几天已经将钱退还给了学生。业内人士认为,小卖部允许孩子存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容易诱发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律师则表示,这种行为涉嫌违法。(据6月22日《泉州晚报》)

  小卖部的经营者为了自己赚到更多的利润,竟然诱导孩子们存钱到小卖部,这种行为不仅属于诱导消费,而且明显超越其营业执照确定的经营范围。众所周知,融资、吸收存款属于特许经营范围,需要经营机构依法向银监会等主管部门进行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开展相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相关业务。小卖部属于一般的个体工商户,根本不允许开展这些业务。因此,小卖部的经营者无论是否全额退回学生们的存款,都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小卖部变身“学生银行”不是孤例,其他地方也出现过。2011年12月,《大河报》曾报道郑州一些小学附近的小卖部就引导未成年人存钱和购物赊账,引起很多家长的愤怒;2015年5月,《牡丹晚报》的一则新闻中,也介绍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小学附近的小卖部向小学生开展“存钱”业务,同样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未成年人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接触和处置稍大金额钱币的机会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正确对待钱财,合理处置钱财,避免他们出现存钱到小卖部的类似行为,对孩子们开展的财商教育必须跟上。

  财商指的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和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缺的素质。财商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结构的完善,其目标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似乎提“钱”是一件很庸俗的事情,因此长期以来,财商教育一直在国内中小学中属于空白。2017年,深圳的部分中小学“敢为天下先”,率先尝试将财商教育引入课堂,也曾引起过舆论的争鸣。其实,放眼国外,许多国家的财商教育早就从娃娃抓起了,正是由于国内对未成年人的财商教育慢了半拍,才导致了孩子长大后花钱不知道节俭,更缺乏理财的能力,甚至过度、超前消费,陷入所谓“校园贷”的魔窟,有的沦落成为“月光族”和“啃老族”。各地屡屡出现的小学生为了消费方便,存钱到小卖部,更是将孩子们财商严重缺乏暴露得更加彻底。

  小卖部成“学生银行”,呼吁财商教育需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诉诸以往,这种教育的确已经不能再徘徊等待了。财商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希望更多地方能像深圳一样,让财商教育走入课堂,走入课程,走入每一个孩子心中,如此,不仅是广大未成年人之幸、也是家庭之幸和社会之幸!(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樊树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