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让崇尚英雄成为学生必备品质

2018-5-16 17:59| 发布者: news| 查看: 942|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日前发通知要求,各地在中小学中组织开展一次以“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时间集中在2018年5月21日至27日期间。(5月16日教育部官网)

  在中小学中组织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这种素质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这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远大理想的需要。由于我们每个个体都十分渺小,在成长、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常常面临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难、挫折、不幸,此时总会希望有英雄出现,于是打心底里产生一种英雄情结,或者说英雄情怀。这种心理特征,或者说精神特质,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需要珍视与激发。

  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英雄情怀,更需要珍视、激发并引导。在多数孩子心目中的最初英雄,往往是他们接触到的动漫作品、神话传说等当中的英雄,比如孙悟空、哪吒、奥特曼、变形金刚等,甚至是一些幻想的英雄。事实上,在我国各个革命阶段的英雄烈士,才是最值得孩子们铭记的真英雄,他们经历了枪林弹雨的考验,他们为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铭记与崇尚这样的英雄,才能培养与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血性、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将英雄精神发扬光大。

  中小学生的英雄情怀不仅需要培养与激发,还需要正确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小学生认为,英雄就是拥有超能量的神与侠,英雄就是打架能手,就是摧毁一切,几乎是将英雄等同于暴力的象征。实际上,英雄是是伸张正义、维护和平、精忠报国、爱护生灵的使者。这些认识,需要从小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予以灌输。也有个别中学生觉得,替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就是具有英雄气概的表现,这种不正确的英雄情结,可能会将他们引入歧途,显然需要正确引导。

  面向中小学生组织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也是培养合格的下一代接班人的需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辈出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当然,学习英雄、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敢做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英雄是战场上的勇士,浴血奋战就是精忠报国;在和平年代,英雄是岗位上的楷模,兢兢业业就是精忠报国。精忠报国,要的就是一腔赤胆忠诚。

  当然,“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要达到良好目的,形式就要多种多样、灵活新颖,摒弃灌输与说教,创造条件寓教于乐。就像教育部所要求的那样:组织集体观看宣传片,解读英雄内涵,揭示英雄就在身边,引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对英雄精神的思考;组织学生诵读英雄革命家书,通过诵读家书,走进英雄的内心深处,感受英雄的信仰、坚守与情怀;组织学生分享家族英雄故事,寻访收集自己家族中不同年代的报国家书、老物件、报国故事等,在班会上择优分享,引导学生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与个人经历、家庭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何勇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