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13日是母亲节,6月17日是父亲节,在“双亲节”来临之际,5月11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举行“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主题活动,各个班级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三(4)班活动现场,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十多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肚子上绑上重东西,然后挺着“大肚子”玩捡书、给自己剪脚指甲、上下楼梯等游戏。(5月13日《南国早报》) 在剪脚指甲游戏中,一名男生为了够得着脚趾,使劲弯下腰,“肚子”被压得变形,急得妈妈在一旁连连提醒:“小心呀,会压坏肚子里的宝宝!”一名学生在体验了“挺着大肚子”上下楼后告诉记者,因为被“肚子”挡住看不到脚,他很担心会摔跤,只能一步一步慢慢走,比平时吃力多了。“扮孕妇”让孩子们有了感同身受的经历,他们纷纷说:妈妈太辛苦了;妈妈真的不容易;今后一定好好听妈妈的话;长大后要好好孝敬妈妈;要用认真学习回报妈妈。收到如此好的效果,是活动最成功的地方。 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美德遭遇到时代的困扰。最近这几年,很多学校开始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重要教育内容之中。可是,如果只是简单说教,苦口婆心地劝导,收获的效果并不明显。个中原委其实很简单,只是倡导、说教,孩子们并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也就不可能真的“了解其中味”。 南宁市这家学校组织开展的“体验十月怀胎”就很有现实意义,让孩子们“扮演孕妇”,让他们“挺着大肚子”学习、游戏、走路,就能够“最接近”真实的感受。他们了解了妈妈究竟有多不容易,有了感同身受的经历,就会激发内心深处的感恩情结。 在倡导传统美德、进行美德教育的时候,就是要多设计一些能让孩子们感同身受的小游戏。 这让笔者想起两则旧闻。一则是,宁波一家学校,为了倡导学生关心关注盲人,组织开展了“当一天盲人”活动。这一天里,所有孩子的眼睛都被蒙了起来,让他们在一个“看不见光亮”的世界里度过了一天的生活。效果十分明显,在遇到盲人的时候,他们都能主动去帮一把。 还有一个地方的妇联组织,开展过一次“丈夫体验生娃”活动,让妇产医院的医生使用了专业设备,让丈夫感受生孩子时的“疼痛程度”,有的丈夫在“痛疼程度”还不高时,就开始忍受不住了。事后,这些丈夫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关爱妻子。这样的活动效果明显。 培育感恩之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挺起大肚子”感受母亲怀孕的艰辛,值得借鉴。倡导其他传统美德,也需要多些感同身受的小游戏。(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郭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