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全国要闻 查看内容

后疫情教育时代线上答疑、批阅或成常态

2020-4-26 08:30| 发布者: news| 查看: 1073| 评论: 0|来自:中国网

摘要:   手写板批改作业、大数据分析学生错题漏洞、即时组建线上“补课小组”……线下教学停摆期间,北京一零一中的师生们却在“线上课堂”尽情“冲浪”,智能设备从未像今天一样,成为他们学习的另一个“良师益友”。

  手写板批改作业、大数据分析学生错题漏洞、即时组建线上“补课小组”……线下教学停摆期间,北京一零一中的师生们却在“线上课堂”尽情“冲浪”,智能设备从未像今天一样,成为他们学习的另一个“良师益友”。

  这次疫情带给教育又一次“大考”。可以大胆预见,疫情过后,那些对在线教育、智慧化校园依旧“水土不服”的学校,终将被时代淘汰。

  师生“喊麦”

  近2万节直播课程“上线”

  “如果2003年就能上网课,那就太好了!”非典肆虐,北京封城那一年,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熊永昌正任高三年级组长,当时的“战时备考”让他记忆犹新。时隔17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袭来,熊永昌反倒没有了17年前的焦虑感——在线课程不仅没让高三的复习进度掉队,反倒频频获赞,他笑言:“不少学生们甚至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

  居家学习期间,一零一中利用多个线上教学平台在线授课、答疑,截至4月15日,仅利用科大讯飞平台推出的线上直播课共计就有19249节,包括圆明园、温泉、双榆树、石油4个校区。课堂上,师生“一麦相连”——教师端可实现音视频同步输出的功能,学生端则可通过耳麦与教师互动。课上,一名“智能助教”,协助教师随机抽点学生,教师也可手动抽点,让开小差的学生无处遁形。

  随时“开小灶”

  任课教师线上约学生“补短”

  4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学学科在线教学正式启动,初三及高中年级先行开讲,一零一中教师“直播天团”也同期上线。作为资深教学负责人,熊永昌表示:“线上授新课最大的难点其实还是学生的吸收以及课上的投入度。”一零一中以“当日问题当日解决”的原则,除鼓励学生课上提问外,更要求教师“课后盯人”。在校教学期间的“挨班摸排学生”,逐个叫到办公室“开小灶”的情况,在线上实时完成。

  对于在线授新课,一零一中的要求是:每节课容量缩小、速度减慢、细分落实。课后精简作业,但要能够反馈学生对当堂课的掌握情况。期间,通过科大讯飞智能产品,教师线上作业发布133078份,囊括4个校区。学校为每名教师配备手写板,实现类似纸上作业批改的“有痕”。人工批改作业以外,大数据处理将把每名学生的错题、知识漏洞分析、梳理,为教师逐个补短提供路径。

  “我们的老师不用再挨班跑,线上直接组小组,或者叫学生补课、答疑,更简便。”熊永昌说。

  线上+线下无缝切换

  “云教学”或将进入教育常态

  下周一,高三将成为北京首批复课学生重返校园。复课后的课程安排,早已在4月13日上线,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基本实现无缝切换。

  复课后,常规班级一分为二,教师通过智能设备实现两班同步授课。但答疑和作业,还将延续在线的模式,一是为避免师生的“安全距离”;二是为教师适当减负,智能组卷设备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在线教学、线下教学、课外教育将互为补充,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这是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校长陆云泉的定义。疫情褪去,相信才是智慧化校园的新高潮。(记者 刘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