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教育时评:“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别打折扣

2019-10-16 11:12| 发布者: news| 查看: 1240|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10月15日《成都商报》转新华社消息)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基于此,这些年,思政课成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些“爆款”思政课成为不少大学的靓丽风景。然而,在不少地方的中小学,他们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教师配备不足,思政课开设不足,仍然像以前的大学那样,对思政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新时代学生的要求。

  今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上述五部门印发相关意见,应是对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部署。

  为何中小学也要开足开好思政课?从学生角度说,思政课是教授做人的课程,中小学生需要思政课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如此比喻,“人是有思想的芦苇”,中小学生也是有思想的。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中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复杂,思想也就容易复杂,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思政课开不好,他们就容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渗透,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

  从教育的根本任务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也就是说,教育本应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在育好“人”的基础上育好“才”,搞好学科知识教学。而育“人”的根本就在于立德,人无德不立。相比大学生而言,中小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同样需要从思想上精心引导和栽培。而思政课对中小学的育人工作而言,同样应该是最为关键的课程。

  当然,在中小学开足开好思政课,必须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不能打折扣。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普遍不重视,思政课往往是“豆芽课”,课程开得少,相关老师也招得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感觉到就业难,报考者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今必须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招聘、激励等行动,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给中小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何勇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