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爱国教育应追求符合青少年口味

2019-9-3 11:08| 发布者: news| 查看: 1536|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又是初秋日,数百万学子伴随丝丝秋风踏入校园,迎来了开学第一天。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教育成为今年开学典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9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点击查看>>新闻详情   今年是新中

  又是初秋日,数百万学子伴随丝丝秋风踏入校园,迎来了开学第一天。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教育成为今年开学典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9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恰逢其时。时代早就要求我们,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而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甚至开花结果,就必须夯实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打基础”的基础工程。各地各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在新时代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基础工程,具有统领作用。

  当然,除了开学典礼,爱国主义教育要用好、用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课堂教学永远是不可代替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历史、思想政治课等,对学生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使学生对我们的国家“知之深,爱之切”,从而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意志,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国主义教育回归课堂,大力推动爱国教育向课程育人转变,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是长效的,事半功倍。

  时代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魅力所在。在“无日不网、每日必网”的时代,青少年都喜欢玩网络,都能普遍接触智能手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时代感。比如,借助网络平台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甚至可以图文并茂地用小游戏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爱国主义教育之花才能受足“精神之粉”,结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之果”。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就会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时代感,不仅能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也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做出符合青少年口味的精神营养大餐。

  创新,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良好效果的利器。爱国主义教育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善于运用新媒体,是对载体的创新。除了载体,爱国主义教育也应在教育形式上不断拓展创新,将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专项教育相结合,将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形成形式多样的“教育组合套餐”。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是因为时代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瞬息万变的,作为“铸魂工程”,爱国主义教育不可能存在“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要入脑入心,真正管用,必须注入新时代元素,踏准新时代节拍,必须因事而变、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才能收到最大的实效。(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张全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