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让更多“科技小屋”在村小绽放

2019-8-15 10:07| 发布者: news| 查看: 1134|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当乡村儿童遇上科技新知,梦想的力量便被点燃——“长大后,我想做一名宇航员,翱翔宇宙!”陕西榆林市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学生刘建龙说。刘建龙曾经自闭、自卑、成绩差。2016年,“科技小屋”在程家沟希望小学

  当乡村儿童遇上科技新知,梦想的力量便被点燃——“长大后,我想做一名宇航员,翱翔宇宙!”陕西榆林市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学生刘建龙说。刘建龙曾经自闭、自卑、成绩差。2016年,“科技小屋”在程家沟希望小学落成后,航模队也随之建立,加入航模队的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航模技术,获得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第四名的好成绩。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和航模大赛荣誉被榆林六中特招。截至目前,16所“科技小屋”全面覆盖陕西省9个地级市,让2万余名山区孩子走近科学。(8月14日《中国妇女报》)

  “科技小屋”,就是在乡村学校设立的科技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里不仅有科普图书,还有一些科研究设施,可以满足乡村学校教学需要,也为乡村孩子提供了一个接触科技、感受神奇的平台。科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意识,有着不可小视的积极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这项教育却开展得并不如意,甚至存在着缺失。一方面,一些学校并没有意识到科学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国家与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一味追求文化成绩,忽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另一方面,不少学校在科学教育上,只能满足于在课堂上读读讲讲,实际上,科学教育最需要动手操作,这就需要实验场地和器材,需要师资保障等。而不少学校并不能满足这些教育教学要求,特别是很多农村中小学,没有实验器材和实验室,或者,有实验器材却配置落后、不配套、仪器老化,又或者,因管理不善导致损失和丢失等。这些都导致科学教育得不到落实,困扰着农村科教事业的发展。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些问题,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爱心青年帮”社团才联合相关方面,共同发起了“科技小屋”建设项目,通过发挥高校、政府、社会的力量,弥补乡村科学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这种积极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教学需要的满足,填补了乡村科学教育的不足。

  但是,也应该意识到,这些“科技小屋”只是社会爱心援建,并非政策和制度支撑,也就是说,“科技小屋”并非政策性的刚性配套,也没有长远的制度保障,存在着很大的脆弱性,仅仅依靠爱心支撑,很容易导致中途流产。比如,如果社会资助难以为继,“科技小屋”如何确保运转下去?这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而且,“科技小屋”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科普书籍,却没有相关师资保障,也就是说,这种资助只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配备,却没有相关的老师来教学,学生的科学教育,大多局限于西安邮电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来支教,或者依靠孩子们自学,这显然是一个较大的缺陷,让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一方面,相关方面应该意识到乡村科学教育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出台政策,制定制度,从政策制度层面设计,加强对乡村学校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让乡村科学教育步入制度化、常态化。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师资配备,可以引进优秀教师从事乡村科学教学,也可以注重培养乡村科学教师,满足教学需要。通过这些途径,确保“科技小屋”之类的乡村科学教育持续开展。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刘剑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