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网吧容留未成年人,监管当从严

2019-7-18 11:12| 发布者: news| 查看: 665|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暑期里,不少孩子已经对自己的假期进行了合理安排,而有些孩子的假期时间则被“网络游戏”占用,而网吧则成为他们游戏的主要场所之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依然很严

  暑期里,不少孩子已经对自己的假期进行了合理安排,而有些孩子的假期时间则被“网络游戏”占用,而网吧则成为他们游戏的主要场所之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其中很多是初中生,甚至还有不少小学生,一些学生因为沉迷游戏而中途辍学,家长们对此是痛心疾首。(7月17日央视网)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很显然,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不符合法律规定,且是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不负责任。

  以记者采访到的现象为例,有些网吧限制措施形同虚设。比如,在甘肃礼县县城里有数十家网吧,有的依然或明或暗地容留未成年人上网,有的网吧甚至雇佣未成年人做网管。同时,为了留住那些来玩游戏的学生,网吧不仅提供饮食方面的便利,还会不定期搞一些充值抽奖活动。由此可见,未成年人在那些网吧上网,不仅没有任何障碍,而且还很便利。

  网吧容留未成年人,暴露出监管力度不足。根据文化部2010年下发的《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网络经营场所一次性接纳3名及3名以上未成年人,一年内2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将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所以,监管失察,且违法成本过低,无疑会纵容不法网吧的为所欲为。

  网吧受利益驱动,难免会存在“见证不见人”、不查证甚至提供替代身份证的做法,从而方便未成年人上网。于此,监管部门应该见招拆招。一方面,应在监管巡查上加大频率,应祛除“没举报就不查”的惰性监管思维,甚至有必要采取深夜查访的模式,严肃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不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好群众的力量,比如,家长、老师、志愿者的力量。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沉溺于网吧,不能仅停留于训斥孩子,对于网吧存在的经营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以使其得到依法整顿。同时,学校应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进而远离网吧危害。毕竟,孩子沉迷网吧,既是家庭问题,更是教育问题。

  另外,诚如专家提示的,父母要多陪孩子,多跟孩子进行交流。在基层的城市规划和乡村治理中,相关部门也要给孩子们建设一些健康的、孩子喜欢去的文化娱乐场所。适合孩子的文体活动和场所增多了,孩子们也就必然不会只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这个层面讲,消弭不法网吧对孩子的伤害,也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娱乐空间。(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杨玉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