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北京科学中心暑假里为全市中小学生准备了一道由138项活动组成的科学“大餐”,每天吸引数千名中小学生前来体验科学的魅力。记者日前探访科学中心发现,孩子们参加各类科学实践项目颇有些放不开手脚,因为他们的“举动”时不时被家长喊话、叮嘱,甚至还被家长插手帮忙。有关专家表示,亲手实践是培养科学兴趣的重要方式,家长应放手鼓励,不必事事帮忙、时时“代劳”。(7月22日《北京晚报》) 估计这些家长已经“习惯性代劳”了,所以,即便孩子不是在正常学习时间,也不是在家里,但是家长们还是觉得不放心,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参与乃至直接代劳孩子的科学实践项目。然而,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样的代劳,恰恰剥夺了孩子亲自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失去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机会。单纯从效果上来看,孩子最后交出的科学实践项目答卷可能比较好看,但是,这对他们身心成长与动手能力培养,意义不大。 中国家长代劳一切、包办一切,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很多家长也知道这样做不好,教育专家们更是谆谆告诫,希望家长学会放手,给孩子成长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无法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孩子的考试和成绩,所以,和学习无关的一概事务,比如基本的家务活,孩子的书包整理、衣着打扮等,也就全部由家长代劳包办了。 即便这样的现象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是到了寒暑假,在笔者看来,这已经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最佳机会,不能再被轻易剥夺了。寒暑假期间,孩子学习任务比较轻,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亲自动手去完成一些平时无法完成的事情。这就相当于“补课”,补的是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说,如果家长在“习惯性代劳”之下,连这样的机会也给予剥夺了,孩子也就真的失去了最佳的机会。 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必须。毕竟父母现在可以代劳,等孩子进入大学,还能代劳吗?即便少数家庭可以由父亲或母亲去大学陪读,但是大学毕业,还能代劳他们在工作、生活上的一切吗?所以,即便我们可以理解孩子平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现在到了寒暑假,有时间,有精力了,家长就应该完全放手才行。 不但像新闻中的科学实践活动,应该让孩子亲力亲为,家长还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寒暑假时间,锻炼孩子做家务、照顾自己的能力,比如洗衣服、刷鞋子、洗碗、拖地等,这些可都是孩子以后独立生活所必备的生活能力和生存技巧,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生活品质,即便可以暂时由他人代劳,但也不能总是由他人代劳。(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