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也到了暑期档影视作品争芳斗艳的时候。遗憾的是,无论荧屏还是银幕,表现当今少年儿童成长历程的影视作品都比较稀缺。不仅今年,近年来很少见到这一题材的影视新作力作,青春片、校园片表现的多是介乎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青春时节,当代“童年”貌似不被影视产业青睐。(7月27日《人民日报》) 无论是寒暑期还是平时,广大儿童都需要优秀的儿童电影与儿童电视剧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优秀儿童影视剧是他们滋养心灵的精神给养,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钙质。然而,优秀儿童影视剧严重匮乏,却是多年以来的文化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儿童影视剧稀缺而又单薄?窃以为,还是儿童影视剧创作方面的责任心不够。毕竟,优秀儿童影视剧不能批量生产,如果不能琢磨透孩子们的需求,是难以创作出对他们口味的好作品来。 要创作出孩子们喜欢的影视剧,就要比平常的影视剧创作付出更多责任、更大努力。时代在飞速发展,儿童身边的影视动漫产品越来越多,儿童接触优秀文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无论是现实题材的儿童影视剧,还是其他题材的儿童影视剧,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来驱动,如果没有更大的努力来成就,创作就难以攀登高峰,创作的东西会脱离儿童实际。如果融入了高度的创作责任,就会全方位研究儿童的渴求,就会深入探求他们的精神世界,从不同层面的儿童入手,精准提炼他们的生活、学习、家庭教育等多元场景,为儿童影视剧创作找到更多的鲜活题材,从而创作出贴近小观众的、接地气的作品。 要让优秀儿童影视不再稀缺,我们的创作者只有多了解儿童,将儿童的喜怒哀乐、心灵呼唤、精神渴求等都融进创作,儿童影视剧才不会失去本真。要不断地通过影视剧来直击儿童问题、剖析儿童教育、反映儿童美德,等等,让儿童影视剧更好地兼顾个性与共性,反映儿童的精神生活风貌。另外,一些优秀儿童故事,包括历史故事、现实事迹,也可以融入到儿童影视剧的创作内容当中,比如名人成长故事、美德少年的感人事迹等,这些都是儿童成长中不能缺少的标杆,应当成为儿童影视剧的创作源泉。 当然,让儿童不缺优秀的影视剧,为文化生活增加文化养料,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应该与时俱进地搬上银幕,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距离当今的儿童有一定历史,但是,如果创作中也能有当年创作《闪闪的红星》等经典儿童剧那样的恒心和韧劲,同样也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同样可以拍成优秀儿童影视剧,为当今的孩子增加文化记忆和感恩情怀。 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有好影视相伴,可以更好地强精神、树品格,让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少儿影视形象活跃在荧屏上,可以成为孩子们汲取正能量的榜样。为此,我们要共同努力!(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张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