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教写“情书”展示了教育本真模样

2019-6-12 11:05| 发布者: news| 查看: 793|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骆倩云是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她带的503班也出现了“情书”,她不仅没有遮掩,反而还大大方方点评起来,甚至还教孩子怎么写好一封“情书”。原本引起班级风波的“情书”事件,最后成了促进全班

  骆倩云是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她带的503班也出现了“情书”,她不仅没有遮掩,反而还大大方方点评起来,甚至还教孩子怎么写好一封“情书”。原本引起班级风波的“情书”事件,最后成了促进全班学习的一桩好事。(6月10日《钱江晚报》)

  如何处理早恋,如何把坏事变好事,需要的是教育智慧,需要的是教育者的耐心。在这方面,骆老师是富有教育智慧的,发现学生写“情书”,她不但没有在全班遮掩这种事,反而不失时机地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从写“情书”到分享情诗,再到带动全班学习诗歌,由此切入,以点带面,实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众所周知,如何处理早恋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不留情面地逼学生双方“一刀两断”,往往会给学生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让人觉得“老师就是法海”,于是乎,在学生心中产生了逆反心理,越是禁止的东西,他们越是好奇,越是不顾一切地去做。教师需要照顾学生的心理情绪,使其认识到早恋的可能危害,又要保护其隐私,拿捏堵与疏之间的平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确实是一门艺术。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很多时候,看似复杂的教育场景,倘若回归了本真,也就简单了。没有了条条框框,没有了强迫式的服从,遵从教育的规律办事,始终把教育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从心灵出发,心病还需心药医。春风化雨,禾苗才能茁壮生长。

  一封小学生的“情书”,在成人看来该是多么幼稚可笑。教师能从其中发现教育意义,需要的是眼光、技巧和智慧。不遮掩,还能巧妙地在班上掀起学习诗歌的热潮,这本质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唯有热爱才能穷尽手段,唯有热爱才能不离不弃,才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恰到好处地过渡到研究爱情诗,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是教育;生活之中,教师洞察学生心理,以身示范,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同样也是教育。小学生性别意识萌生,教师手把手教写“情书”,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提升审美能力,这何尝不是教育的本真模样?

  最是本真能动人,该给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师点个大大的赞!(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杜建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