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鹿城区以清明节为契机,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推动全区14个街镇、58所中小学校、118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全面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同时,在“鹿城文明网”及“文明鹿城”“鹿云文明讲习所”微信公众号开通“网上祭英烈”专题通道,开展线上鞠躬献花,寄语留言活动。截止目前,鹿城区共计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达140余场,参与人数达23986人次。 缅怀革命先烈 寻访“红色记忆” 4月1日,鹿城区文明办在翠微山烈士陵园承办温州市“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暨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启动仪式,鹿城区200余名党员、学生代表通过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追忆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温州市马鞍池小学少先队员们带来诗歌朗诵《正气忠魂歌,清明时节颂英雄》;温州市瓯越小学师生代表们用亲手制作的“清明祭英烈”主题剪纸作品和洁白无瑕的千纸鹤向烈士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与哀思;温州市墨池小学少先队员们将思念寄托在风筝上,通过手绘风筝遥寄对烈士们无限的敬意。仪式上,少先队员代表宣读倡议书,在讲解员带领下,全体人员手持菊花大手拉着小手在英烈墙前献花,展现传承之意,并举行献花圈、默哀、放飞纸鸢等仪式。
诗歌朗诵《正气忠魂歌,清明时节颂英雄》
手绘风筝和剪纸作品
烈士陵园前献花 开启尘封家书 体验“红色文化” 鹿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平台——“育践味来”针对“清明祭英烈”活动自主研发“开启尘封家书,网上祭英烈”主题课程,通过诵读林觉民、吉鸿昌等先烈红色家书、“讲清明习俗”“自制纸艺菊花 网上祭奠英烈”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时代使命。该活动走进新田园小学,带领学生们开展“读红色家书,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在“诵读家书”环节,学生们通过一纸家书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江河奔流的家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该活动走进绿园社区,带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青年下乡服务队的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开始亲手制作纸艺花,并在“不忘初心”卡片上书写自己的感言和寄语,利用“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以献花、鞠躬哀悼、发表祭奠感言等形式,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同时,该活动还为益民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倾听一个红色故事”“诵读一封红色家书”“开展一次红色手工活动”“进行一次文明祭扫”四大环节,激发未成年人慎终追远、铭记历史。
绿园社区开展“开启尘封家书,网上祭英烈”清明节主题活动
新田园小学“诵读家书” 追寻英烈足迹 传承“红色力量” 鹿城区在街镇、社区(村)、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城市学校少年宫——百里路小学开展“清明祭祖,踏青郊游”主题晨会,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的传统礼俗为主题,特邀温州刘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温州市风筝协会主席刘力坚老师讲解,加深学生们对风筝非遗文化的了解,体验清明放风筝的乐趣;乡村学校少年宫——藤桥小学组织开展《清明——纪念伟人烈士》的主题演讲,号召学生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南汇街道特邀老党员为辖区学生带来一堂以“清明祭英烈”——听党员爷爷讲英烈故事”为主题的班会课,以抗倭英雄王德、洞头女民兵排长海霞、救人勇士吴国彪等温州本土事迹为例,将英烈们留下的“美丽”与“财富”代代传递、代代继承。
南汇街道举办“清明祭英烈”——听党员爷爷讲英烈故事”为主题的班会课
藤桥小学主题演讲 鹿城区从活动“选材”、活动“配餐”、活动“送餐”等环节中中,实现智能化、动态化、系统化管理,打通区级、街镇、村社三级层面,将“清明祭英烈”作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的有力契机,推动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温州市鹿城区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