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少儿出版要特别树立质量意识

2019-4-9 11:12| 发布者: news| 查看: 1355|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近日,北京胡先生给读小学的女儿买了本某出版社出版的《大卫·科波菲尔》,女儿反映这本书篇章跳脱、语句难懂。胡先生认真审读后认为,该书存在缩写不严谨和翻译水平低下的问题。对此,很多家长称,因图书质量

  近日,北京胡先生给读小学的女儿买了本某出版社出版的《大卫·科波菲尔》,女儿反映这本书篇章跳脱、语句难懂。胡先生认真审读后认为,该书存在缩写不严谨和翻译水平低下的问题。对此,很多家长称,因图书质量参差不齐,选书成为难题。在某网上书城搜索“大卫·科波菲尔”,显示有超过2000种图书,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版本至少百余种;而长年热销的四大名著则有将近2万种图书在售。公版书的质量引人担忧,而数量的泛滥更令人震惊。(4月8日《工人日报》)

  少儿读物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象,这就决定了不能以成年人的表达方式来编辑出版少儿读物,这应该是基本常识。而报道中提到的《大卫·科波菲尔》篇章跳脱、语句难懂,恰恰犯了这个大忌。究其根源,显然不光是编辑疏忽所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趋利思维驱使编辑出版“萝卜快了不洗泥”,心思没放在提供高质量精神食粮上,而放在赚钱上。这种现状让人对少儿读物出版心存隐忧。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儿出版除了承担传递知识信息的职责,还承载着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牢固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从这个角度看,少儿出版的整体质量,关涉到少年儿童的视野与境界,不合格的图书却可能起到误导作用,对于少年儿童更是危害深远,甚至影响到一代人的精神成长。

  近年来,少儿出版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门类。但也要看到,当前少儿出版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出版社只顾着在公版书领域跑马圈地,忽视了图书编校质量,甚至认为少儿图书无非是把经典名著缩写一下,再配上插图投入市场。这是需要彻底改变的。无论是现实需求还是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我国少儿出版的质量和水平,为少年儿童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少儿出版要特别树立质量意识。之所以要求“特别”,就在于少儿读物的读者——少年儿童的身份特殊,他们健康成长需要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而不能随意胡编乱造,否则,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特别树立质量意识,首先是内容要健康。要充分挖掘富有童趣、感人至深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向未成年人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故事,讲好懂规矩守纪律的故事……使少儿出版真正引领未成年人的心灵成长。

  同时,要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这里所说的“考虑”,实际上是一种尊重。在阅读上,少儿是上帝,少儿出版要尊重儿童,也应该是基本常识。时下的少儿读物有一种不好现象,一些作者在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时出现成人化倾向。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只是简单地贴上一张儿童文学的标签,其实并不符合儿童特点和儿童阅读习惯。这种做法,看似只是态度不够严肃,违反了艺术创作规律,实际上,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获得孩子们的认可。

  少儿出版就是要服务好儿童。对于儿童读物出版来讲,更多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上。因此,少儿出版除了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以外,还应该将更多地服务意识贯穿在作品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服务于儿童的成长,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高质量的少儿图书,不仅能给孩子的精神奠定底色,让儿童成为儿童,更是能让成人俯下身来,去聆听儿童心灵的音符,一窥教育的奥秘。把好少儿出版关,让经典的优秀童书与童年相遇,其实也是在践行一种教育理想。如此,孩子们才会拥有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赢得更好的未来。(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董宏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