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10后大方谈死亡,大人忌讳什么

2019-4-10 11:17| 发布者: news| 查看: 926|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近日,一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一方面赢得网友对孩子们表达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众对于死亡教育的讨论。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

  近日,一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一方面赢得网友对孩子们表达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众对于死亡教育的讨论。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已相继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除理论知识外,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形式也逐渐加入到教学中。但目前国内死亡教育仍存在开展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公众对死亡教育的认知也有不少误区。(4月9日《新京报》)

  网友之所以热议这段视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连几岁的孩子都在大谈死亡了,且他们能够谈得如此头头是道,其他年龄段的人,又岂能再避谈死亡?几岁的孩子如花朵,他们与死亡的距离最远,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这段视频受到追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此外,孩子们大大方方地谈论死亡,更反衬出成人对待死亡话题的不正确心态。我国民间普遍认为谈论死亡不吉利,即使不得不说到“死”字时,也往往用“走”和“去”等字来代替。这种观念难免会影响到教育系统对待死亡教育的态度,导致学校对此也讳莫如深,不仅极少有学校开设这类课程,而且即使开设了,也多以生命教育来替代死亡教育,在谈论生命时顺带谈谈死亡,但实际上,两者是不可互相替代的。

  死亡教育的缺失,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管孩子还是成人,对死亡都普遍感到恐惧,在面临死亡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因此而做出傻事和错事来。青少年自杀率较高,弑母等恶性案件时有耳闻,这些悲剧之所以发生,无不因为当事人对死亡的认识存在偏差与错误。此外,未知死,焉知生,死亡教育缺失还影响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导致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价值观,不懂得活着的意义,不知道珍惜活着的美好,更难以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

  正因如此,近年来要求针对学生普及死亡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这方面的提案与议案也有不少。这个视频当中的几位10后小朋友虽然对死亡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他们毕竟是挑选出来的采访对象,不是每名学生都如此聪慧,更多学生对于死亡只会感到茫然,不仅毫无想法,而且难以应对家庭成员中突然出现的死亡,无法正确看待和应对与死亡相近的疾病。

  这段视频提醒我们,死亡教育已等不起,需要尽早在学校普及和规范。但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成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死亡,通过适当的课程设计,以校园与社会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了解、认识和看待死亡的机会,再通过针对学生的死亡教育,不断提升社会对于死亡的理性认识程度。(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罗志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