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动,倡议孩子的父亲尽可能接送孩子上学,引发舆论关注。尽管大多数网友赞成学校的做法,但也有网友担心过于强调爸爸参与,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会造成伤害。3月26日,记者从负责该项活动的老师处获悉,“爸爸接送周”是倡议而非强制。(3月27日《北京青年报》) 父亲是一个家庭角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多是母亲唱“主角”,父亲大多沦为“配角”。2016年“首届中国家长节”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超过半数的家庭由母亲主导孩子的教育,而由父亲主导孩子教育的不到两成。这说明,我国家庭教育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依然很深,一些父亲对自身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在对280多名一年级学生的调查问卷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在家里承担孩子教育工作的主要是谁?”尽管是多选题,但选择“妈妈”的超过90%,选择“爸爸”的不到50%;“经常接送孩子的主要是谁?”的调查结果,妈妈占比超过53%,爸爸仅有13%。事实上,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的自信、果敢等品质需要父亲的引领。现在许多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女孩娇气羞答,孩子在环境适应能力、意志力等方面较差,与父亲角色的缺位有很大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责任清单上,应该“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父亲在孩子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是母亲可以替代的。母爱的“柔”、父爱的“刚”,刚柔相济、相互弥补,这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形态。“孩童时代对父亲的感受会影响到一个人将来对婚姻家庭的态度。做个尽职的好爸爸,孩子的未来就在成长的点滴之间!”知名演员、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海清曾在微博转发“给爸爸放天假”的诉求时如此评论道。 现代家庭教育,呼唤父亲回归。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展“爸爸接送周”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唤醒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意识,让更多的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来。对于有网友质疑“爸爸接送周”未考虑到在外地工作、单亲、离异家庭孩子的感受,这需要学校和老师搞好引导,做出更好、更人性化的设计和安排。而对于那些总是以工作忙或其他借口为由,忽视对孩子陪伴与教育的父亲来说,“爸爸接送周”活动无疑是个很好的载体,应当积极融入其中。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可见,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位父亲都应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父母在教育中“旗鼓相当”,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才是最好的。(未成年人未网呼啦圈评论 付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