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教育时评 查看内容

成长时评:“写字机器人”流行需双向反思

2019-2-18 11:11| 发布者: news| 查看: 899| 评论: 0|来自:未成年人网

摘要:   新学期临近,许多中小学生开始了疯狂补作业的节奏,一款黑科技产品悄然在网上热销——“写字机器人”,据说能模仿孩子的笔迹帮忙写作业。出人意料的是,钱报微信公众号“升学宝”报道了这款“黑科技”后,很多

  新学期临近,许多中小学生开始了疯狂补作业的节奏,一款黑科技产品悄然在网上热销——“写字机器人”,据说能模仿孩子的笔迹帮忙写作业。出人意料的是,钱报微信公众号“升学宝”报道了这款“黑科技”后,很多家长并不反感这款“黑科技”,反而认为:“这设计多好啊!”还对此相当羡慕:“我小时候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东西啊!”甚至纷纷在留言区“求链接”。(2月17日《钱江晚报》)

  “写字机器人”流行,首先折射出作业的机械化趋势。有创意、能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业固然不少,但依靠机械性重复就能够完成的作业也比较常见。有些老师动辄罚学生抄课文或错题多遍,这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写字机器人”擅长书写要求不高的重复抄写,因此它受追捧,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向机械化教学说“不”。

  可见,“写字机器人”流行之后,最该反思的是老师。老师们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布置作业乃至其他教学方法,是否过于简单机械?把孩子一个个训练成为“抄写能手”,对孩子的能力提升并无多少帮助,相反,还可能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思想与行为也变得僵化。如何让自己布置的作业和其他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更能调动孩子的潜能,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共同命题。

  老师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布置机械化的作业,是否还带有变相体罚的意味?若如此,就更应该彻底和这类作业说“不”,用其他方式来教导做错题或做错事的学生。此外,机械化作业在批改时无须多动脑子,老师的压力也会变小,这类作业太多,里面是否隐藏着老师的惰性?这也需要老师们加以自我反思。

  但也要看到,“写字机器人”的流行,更是弄虚作假的一种做法,关系到孩子的道德与诚信等问题。不管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么无趣,学生理应认真完成才对。还要看到,纵使机械化的作业太多,对提升学生能力并没有多大帮助,但熟能生巧也是增长知识的一个普遍规律,机械化作业太多虽然存在一些不好的原因,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想当然地揣摩老师的心思与用意,因为这样会让不少老师受到冤枉和无端指责。

  因此,为这款“写字机器人”的出现叫好的家长更应该反思,自己如此是否过于主观和武断?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以此方式来逃避作业,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是不能得到纵容的。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过于机械化,这是一个问题,但孩子如何对待,则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尊敬老师、诚信做人,是每位学生需要努力追求的基本品德,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家长们都不应该在孩子的品德方面降低要求。(未成年人未网呼啦圈评论 罗志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