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德能
德能银行 资讯 全国要闻 查看内容

让孩子学急救你怎么看?上海政协委员建议中小学设“急救课”

2019-1-29 11:04| 发布者: news| 查看: 1166| 评论: 0|来自:澎湃新闻

摘要:   如何在意外事故发生后,徒手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2019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谢国群提交了一份关于“关于加强在校学生急救

  如何在意外事故发生后,徒手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2019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谢国群提交了一份关于“关于加强在校学生急救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目前虽然有部分学校开始关注对青少年的急救教育,教育和公安等相关部门也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中国的急救教育仍处于起始阶段。

  对此,提案给出四点建议:

  将急救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即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教学计划中列入急救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急救教育教材,设计开设相应的医疗救护课程,并结合灾害逃生培训演习,通过实施科学的、系统的急救教育,普及自救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增强救护意识,积累急救经验,培养起关心他人,克服困难,团结友爱的意志品质,树立珍惜生命的信念。

  开发急救教育课程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急救教育课程,从根本上提高自救和他救的能力。

  (1)选择学生日常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较关注的急救知识以及家庭救护基本常识,作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并通过知识学习、操作实践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识别常见的意外伤害,灵活运用急救技能解决遇到的突发事件。

  (2)邀请专家及卫生、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案例,在中小学校开展急救自救应用知识的讲座。

  (3)聘请卫生、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在校师生进行理论及实践的辅导。

  加强师资培养

  由教育部门会同卫健委等部门,定期组织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形成监督机制

  要建立常规检查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采取必要的监督检查措施,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抽查不合格的学校,将给予一定的惩治措施,不合格学生则须进行补课。(记者 邓玲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