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春泥计划”建设成果,扎实开展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永嘉未成年人营造出健康、愉悦的假期氛围。永嘉县注重资源整合,强化部门联动,紧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利契机,对接中国美院、温州大学等7支“新青年下乡”实践队伍,深化校地联动,结合专业特色,用好学生专长,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和文化礼堂等有效阵地,开展“点对点”“订单式”服务,接轨高校资源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 纯净世界 无毒最美 为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提高未成年人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强化禁毒意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管分院“净途”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永嘉县岩坦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通过外出走访、宣传以及禁毒主题趣味运动会的方式,帮助当地村民及未成年人拓展禁毒知识面,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基本知识及毒品造成的危害、怎样预防新型毒品等基本内容,帮助未成年人塑造健康心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了未成年人的防毒、拒毒意识。 保护水源 娃娃抓起 为强化未成年人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深入了解更多水环境保护举措,以未成年人作表率,向家人普及水环境保护知识,营造全家共同参与保护水环境的浓厚氛围。7月20日,温州大学清源实践队、瓯江学院“乘风破浪”暑期社会实践队分别来到永嘉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除了实地勘测、问卷调查等环节,实践队还用心策划亲子互动环节,安排孩子和家长一同前去较严重的河道进行生态河床的搭建,清理河岸边的垃圾。并同步对他们进行水环境相关知识普及,让未成年人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发挥未成年人在水资源保护中的生力军作用。 童心学堂 素质拓展 为不断丰富未成年人兴趣爱好,传播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瓯江学院“观潮·共建新农”暑期实践队、“童趣同梦”暑期实践队联合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实践队在梧涨文化礼堂共同开展“春泥计划 缤纷夏日”系列活动。实践队通过开办童心学堂、举办夏令营等形式,既有堂内书法、画画、剪纸等知识的学习,又有堂外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的特有青春活力激发出未成年人更好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享受学习过程,放松身心压力。真正使孩子们体会到共享的快乐,增强探索创造的自信心,丰富认知与创作经验。 垃圾分类 以小推大 为提高未成年人的环保意识,从小学会垃圾分类。7月21日下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学生第一村”新青年下乡服务队,在苍坡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青少年学习互动活动,吸引当地约80位未成年人和家长参加。实践队队员在科普课堂中循循善诱,以学践结合的方式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组织有奖知识抢答环节,层层推进,让课堂里充满笑声的同时,也在寓教于乐中使“垃圾分类怎么分”扎根未成年人心中。此次活动,让未成年人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引导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影响更多的人践行环保理念,并将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以亲子共学的方式带动农村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心支教 筑爱永嘉 为丰富永嘉留守儿童假期生活,缓解暑期在家对父母的思念情愫,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温州大学政法学院和杭师大钱江学院体育分院的暑期实践队分别到永嘉乌牛一小乡村学校少年宫、永嘉中塘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可爱的营员为实践队员展示了平时少年宫的学习成果,实践队的队员则倾情教授他们多样化的知识,分享他们的大学趣事,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自信面对未来。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多日的朝夕相伴,在闭营仪式上,实践队员和留守的孩子们都彼此敞开心扉表达了对彼此的信任和不舍。夏令营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驱逐了孤独感,解决了因监管缺失带来的安全隐患。 瓯韵古艺 塑造经典 为更好的让永嘉县未成年人了解乡土文化,品味经典、传承经典,7月18日,“传承瓯越文化·畅享缤纷暑假”2018年“春泥计划”瓯剧主题系列活动在永嘉县梨村文化礼堂开班。来自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文法学院“瓯溯”暑期社会实践队进驻桥头镇各文化礼堂,给未成年人带来一场别样的传统文化之旅。实践队员向未成年人和家长讲解了戏剧的种类、瓯剧的角色、脸谱的意义……并展示了形形色色的脸谱和精美优雅的发饰。孩子们进行了画脸谱、画脸谱团扇、制作瓯剧纸杯花、米塑等环节。此次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极大程度地了解家乡根脉即维系海内外温州人的精神纽带——瓯越文化,同时在追溯瓯越文化的路上踩下自己坚实的脚印。(浙江温州永嘉县文明办) |